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PPP项目建设驶入“快车道” 合规是可持续发展基石

  28日,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公布的最新季报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入库项目13554个,累计投资额16.3万亿元。其中,已签约落地项目2021个、投资额3.3万亿元,落地率继续提升到34.2%。业内人士表示,我国PPP项目建设已驶入快车道,将来会形成一个统一、规范、透明的大市场,而合规是PPP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近年来我国在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上的重大创新。

  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显示,我国PPP项目建设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入库项目数排名前三位的省份是贵州、新疆、内蒙古,项目数合计占入库项目总数的31.7%;二是入库项目数行业分布前三位是市政工程、交通运输、旅游,合计占入库项目总数的54.1%;三是绿色低碳特征十分明显。截至6月末,全国入库项目中绿色低碳项目7826个、投资额6.4万亿元,占全国入库项目的比重分别57.7%39.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我国PPP项目建设正驶入快车道,进入活跃期,并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PPP政策框架和制度雏形,同时规范化、标准化在不断提高,各地政府加大典型示范力度,推进PPP从分散的探索走向规范化、标准化。

  在财政部PPP中心主任焦小平看来,2014年以后,PPP全面提升为一项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供给体制机制的变革,核心是放宽准入、打破垄断、引进竞争、鼓励创新、增加新动能。

  业内人士警示,PPP,但也不能忽视由于不规范发展而孕育的风险,合规应尽早提上日程。

  王一鸣表示,随着PPP项目陆续从建设期转入运营期,一些风险也在开始暴露,比如PPP项目明股实债的情况还比较多,还有过度强调融资功能,导致PPP项目融资杠杆率过高,债务成本率过高也值得关注。还有像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考虑实际,存在一哄而起的现象。

  上海市工商联主席王志雄认为,PPP项目建设依赖于民营资本的自律和规范,包括质量的规范,质量自律,包括合作营运过程中全周期的规范和自律,都很值得完善。

  焦小平说,PPP要发展必须要按规律办事。没有风险分配怎么能做到权责明晰?怎么能做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怎么能做到让投资者对结果负责?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孟春认为,规范发展才能促使PPP模式可持续下去,要立足长远,正本清源——PPP不是简单的融资模式,而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创新创业的多维工具。地方政府要抛弃兜底的变相融资和不敢为、不想为、无所谓的作风,推动PPP行稳致远。

 

来源:新华社

热点焦点 推荐信息
  •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
  • 绿色转型迈向关键阶段——从“能耗...
  • 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产品...
  • 《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
  • 总成交额超181亿元!2024年...
  •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
  • 《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实施规程》...
  •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广东售电公司可能会换种活法了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能源...
  • 全国首个新CCER项目完成登记!...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
  • 生态环境部:关于强化危险废物环境...
  • 推动“售电不止于隔墙”!国家能源...
  • 绿色算力新征程:源网荷储助力数据...
  • 我国有了能源法!2025年1月1...
  • 深入实施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可回收...
  • 全面绿色转型 · 专家谈|我国...
  •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重磅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