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循环经济十二五规划将获批 更多扶持成焦点

政府能否更多扶持成焦点
  一项以节约和有效利用包括水资源在内的《循环经济十二五规划》已经制订完成。经过两次修改意见稿之后,近期发改委正计划将《循环经济十二五规划》上报国务院,不出意外,该计划将在下半年公布。《中国经营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规划主要提出健全资源的循环利用方式,大量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并对相应环保技术投入予以支持。
  十百千项目拉动循环经济
  与传统经济资源-产品-废弃物生产过程不同,在十二五期间,发改委将主推循环经济的生产方式,即在同一工业园区中,循环利用各种资源,减少废弃物。不久前,我考察了一些发展海洋经济的工业园区,发现现在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发展化工和高耗能产业,对环境的污染非常大。《循环经济促进法》起草小组组长孙佑海,不久前他也参与制订了《循环经济十二五规划》,他向记者透露,国家最近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有了一些新的部署,比如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在全国进一步选择一批产业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
  此外,参与循环经济十二五规划制订的另一位专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循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杨春平也向记者透露,我们提出了一个比较重大的项目叫十百千,十就是十大工程,百是百个循环经济的示范城市县,千是千家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和园区。
  改造和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意味着,今后发展工业园,将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提出土地、能源、水资源利用以及污染物排放综合性控制要求,以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废水循环利用,污染物集中处理。而目前以资源-产品-废弃物这一生产过程为主的工业园区,都将面临着改造,记者了解到,这将涉及17个省的工业园区改造和建设。
  同时,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多为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率将提高到15%上述人士透露。
  据了解,目前中国尚没有资源产出率的确切报告,但是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实验统计,循环经济应用在工业中,可以提高5倍的产出率。
  成本阻碍企业积极性
  目前工业园区主要产生的伴生气体和伴生杂质是各大工业企业最头痛的问题。如果实现大规模循环利用,这些伴生物质需用通过特种化学工厂或者技术,实现循环利用。
  有消息称,中国低碳减排的商机在3000亿美元。可以预想,此次涉及17个省上千工业园项目对减排市场的带动。目前,在特种化学领域,国外公司占有比较明显的技术优势。技术转让或者投入成本较高。由于循环利用的成本较高,阻碍着企业的积极性。被江西省列为示范项目的二氧化硅循环利用项目便面临着这一尴尬。
  二氧化硅行业属于高耗能行业。今年4月,中国化工集团下属蓝星公司和美国特种化工企业卡博特联手,在江西进行产能扩建项目。该项目是将蓝星的副产物进行转化成气相二氧化硅,再将该产品送还蓝星进行使用,因此做到了原料循环。因为属于循环经济,因而该项目得到江西省的支持,甚至被江西省列为示范项目。
  卡博特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蒲白春说:我们目前的减少排放和环保标准比政府规定的要低得多。但是卡博特生产的气相二氧化硅就属于价格成本较高的,而同样生产二氧化硅的其他产品工厂由于缺少环保投入价格较低。价格战在这一行业非常激烈,让进行循环经济投入的企业面临着盈利和生存的挑战。
  我们有时候会遇到竞争对手降低价格,但是长远来看,我们还是能够以盈利的模式来进行发展。蒲白春表示。在该工厂的产区,还留有区域以供下一步扩建使用。记者了解到,该过程生产的气相二氧化硅价格要高于未采取循环技术的同类产品10%左右。
  督促后续激励性法规出台
  影响循环经济的最大因素就是企业成本,包括投入到环境保护的成本。孙佑海向记者表示,在这方面我们专家之间的争议也是比较大。据了解,政府能否给予企业更多的激励措施,成为争议的焦点。
  可能只是一个细微的政策支持,企业就会对循环经济有所支持。目前中国太阳能家电市场中,大小企业上千家,很多中小企业对生产过程中的节能环保并不注重,同时市场也没有对产品标准的具体硬性指标,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因而产生的价格差异巨大。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对环境成本和技术高投入的企业获得优势并不明显。直至20126月,国家财政部公布了家电节能补贴细则,其中对生产过程节能,同时使用高效的太阳能热水器的节能补贴最为显著。补贴金额接近40亿元,占该补贴计划总补贴金额的15%
  记者观察到高效太阳能热水器补贴为每台100元~550。同时该补贴计划对产品节能技术进行了考核。据了解,第一轮申报国家惠民补贴的太阳能企业就超过了200家,然而只有20家企业得以入围。这意味着中小太阳能热水器品牌因为缺少节能管理而缺失了一个重要市场,甚至将被洗牌。家电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在个别行业中能够获得回报,但是更多的企业依旧面临着技术投入的困境。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向记者表示,对于环保和循环经济的技术投入,今后一个是政府直接投资和政策投入,再就是创新和推进环保节能产品的创新,开发投资的新渠道,鼓励多渠道环保产业基金,股权投资、社会捐赠、国际援助、商业银行的投资等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来源:中国经营报 

热点焦点 推荐信息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
  • 绿色转型迈向关键阶段——从“能耗...
  • 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产品...
  • 《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
  • 总成交额超181亿元!2024年...
  •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
  • 《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实施规程》...
  •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广东售电公司可能会换种活法了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能源...
  • 全国首个新CCER项目完成登记!...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
  • 生态环境部:关于强化危险废物环境...
  • 推动“售电不止于隔墙”!国家能源...
  • 绿色算力新征程:源网荷储助力数据...
  • 我国有了能源法!2025年1月1...
  • 深入实施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可回收...
  • 全面绿色转型 · 专家谈|我国...
  •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重磅署名...
  • 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