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节能服务 > > 正文

日发现新方法可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可助力减排

日本名古屋大学24日发表一份公报称,其教授木下俊则率领的研究小组通过基因操作,扩大植物表皮上的气孔,使植物吸收更多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植物产量也随之增加。

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表皮保卫细胞的光受体接受太阳光后,就会激活细胞膜内称为“质子泵”的酶。于是,保卫细胞开始从外部吸收钾,渗透压上升,水随之流入,使保卫细胞膨胀,于是气孔打开。

研究人员对拟南芥实施基因操作,使其保卫细胞中“质子泵”的个数增加到原有的1.5倍。向其照射光之后,气孔的张开面积比通常情况下大了25%,光合作用量增加了15%

他们发现,在同样水平温度、水分和光线的室内培养拟南芥,播种25天后,经过改造的拟南芥叶片大小和数目都多于正常水平,地面部分的叶片总重量增加约四到六成。45天后,拟南芥的花和种子也有所增加,比通常重约三到四成。

领导这一研究的木下俊则说,这是世界上首次掌握控制植物气孔张开的技术,将有助于增加农作物产量、扩大生物燃料生产等,还可为减排二氧化碳作贡献。

来源:科技日报

节能服务
推荐信息
  • 膜分离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 生态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工艺
  • “现代节能高效设施园艺装备”研制...
  • 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变”汽油成真
  • 日发现新方法可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
  • 研究人员发现利用太赫兹辐射可实现...
  • 科学家研制出体光伏材料 降低太阳...
  • 美宣称正在研发光伏电池低温制作工艺
  • 科学家用石墨烯造出超级电容 电动...
  • 美国:新型超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日本全固体钠蓄电池在室温下成功工作
  • 可印刷的微型液体太阳能电池问世
  • 日本研发全新构造太阳能电池 发电...
  • 美开发出立体构造太阳能电池单元
  • 向海洋“要”可再生能源
  • 人造树捕捉太阳能风能
  • 德企业提出余热发电新思路 将有利...
  • 压电—光电效应可将LED效能提升4倍
  • 科学家将到沙漠利用太阳能开发“沙电”
  • 英国最新研究报告宣称碳捕捉与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