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节能服务 > > 正文

日本全固体钠蓄电池在室温下成功工作

日本大阪府立大学和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23日联合发表新闻公报说,大阪府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利用钠离子导电性的无机固体电解质,并证实用这种电解质制成的全固体钠蓄电池能在室温下正常工作。

公报说,作为纯电动车的驱动电源和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的存储设备,高性能蓄电池的开发迫在眉睫。利用钠离子实现反复充电、放电的蓄电池,由于钠资源储量丰富和容易实现低成本生产,被部分专家视为替代锂离子电池的下一代蓄电池。

目前,利用钠离子导电性的钠硫电池等大型电力存储用蓄电池,已进入实用化阶段,但这种电池工作时需加热到250摄氏度以上,以使其正极的硫和负极的钠处于熔融状态,保持电池内部的低电阻。而使用无机固体电解质且正负极全部使用固体材料的电池不仅更安全,而且兼具单位体积存储能量多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大阪府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玻璃结晶的方法,发现一种固体电解质,这种电解质能析出此前未曾报告过的立方晶系硫代磷酸钠。研究人员证实,这种固体电解质在25摄氏度的室温下具有高导电率。把这种电解质微粒在室温下粉碎成形并制成的全固体钠蓄电池,可在室温下反复充电、放电。

公报说,提高全固体电池的性能还需进一步增大电解质的导电率以及在电极和电解质之间构筑良好的固体界面,研究人员今后将致力于解决这些课题,以期研制出实用的新一代蓄电池。

上述研究的相关论文将刊登在最新一期英国在线科学期刊《自然·通讯》上。

来源:中国新闻网

节能服务
推荐信息
  • 膜分离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 生态污水处理厂臭气处理工艺
  • “现代节能高效设施园艺装备”研制...
  • 重大突破:二氧化碳“变”汽油成真
  • 日发现新方法可增强植物光合作用 ...
  • 研究人员发现利用太赫兹辐射可实现...
  • 科学家研制出体光伏材料 降低太阳...
  • 美宣称正在研发光伏电池低温制作工艺
  • 科学家用石墨烯造出超级电容 电动...
  • 美国:新型超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 日本全固体钠蓄电池在室温下成功工作
  • 可印刷的微型液体太阳能电池问世
  • 日本研发全新构造太阳能电池 发电...
  • 美开发出立体构造太阳能电池单元
  • 向海洋“要”可再生能源
  • 人造树捕捉太阳能风能
  • 德企业提出余热发电新思路 将有利...
  • 压电—光电效应可将LED效能提升4倍
  • 科学家将到沙漠利用太阳能开发“沙电”
  • 英国最新研究报告宣称碳捕捉与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