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际交流 > 正文

马斯克在澳抛下赌注 可再生能源市场能否春暖花开?

    1995年第一波互联网热潮尚未兴起之际,24岁的伊隆。马斯克即选择从美国斯坦福大学退学,白手起家全身心投入互联网创业,可说是风云际会。7年后的2002年,网络支付业开山祖师PaypalEbay15亿美元巨额收购。而马斯克作为Paypal公司最大的股东以及灵魂人物,毫无疑问在该收购中收获满满。

     PayPal退出后,马斯克很快再次踏上新的商业征途。2004年,他成为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公司创始人之一,随后担任CEO并将公司战略延伸至太阳能、新能源电池等领域。今年4月,特斯拉公司一度以高达500亿美元市值超越通用、福特汽车等百年老牌公司,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新霸主。

     马斯克,这位先后参与并缔造了Paypal和特斯拉两家世界级巨无霸企业的智者,最新做出的一项决定再次将澳大利亚新能源产业推向公众视野。

      77日,马斯克眺望澳洲并抛出他的下一个赌注-100天之内特斯拉将在南澳创建世界最大的锂电池存储系统,用于存储高达100兆瓦的风电,如到期未能完成,项目免费送给当地政府。

     该消息不仅给特斯拉公司做了一个很好的宣传,同时再次引发澳洲能源安全的热论。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717日讯,故事的主人公能否与澳洲能源市场碰出火花呢?

     风雨掀开澳洲发电组合“转型之痛”

     马斯克选择澳洲并非偶然。

     早在去年九月份,一场强风暴雨导致南澳全省停电,当地85万居民受到影响 。事后,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运营机构(AEMO)研究报告指出,事故源于火电厂的运行决择以及风电场对异常天气变化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不当。

     同时,AEMO报告尖锐指出该事件暴露出全澳发电组合转型之不易。

     近几年,澳洲清洁能源逐步增长,大型火电厂被废弃成为趋势。2016年澳可再生能源占其总发电量的17.3%,较上年增长近20%,而可再生能源发电在南澳更是高达40%

      40%电力源于风电及光伏的现实,彰显了新能源应用在南澳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

     在过去近十年澳各党派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各执己见,党派及利益团体纠结下的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转型多次遭遇阻力。

     政策分歧导致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和现实是:拥有间歇性的可再生能源如果缺乏存储系统支持,加之传统能源供应不足,澳能源安全及电价将面临更多压力。

     传统能源供应不足的局面正在显现——今年三月,多年为维多利亚省供电高达25% Hazelwood火电厂因运营成本过高而退役。据澳洲金融评论报道,近3年来类似的案例多有发生。

     在澳洲天然气出口过量,石油产业缺乏竞争力的背景下,UBS分析师预测未来34年澳电价可能上涨40%左右 .

     如上述预测未来被印证,那么,在年底热浪来临之前,马斯克的100兆瓦电池项目无疑是恰当和极具商业前瞻性的。

     可再生能源潜力巨大 “以不变应万变”政策还行得通吗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报道,近年来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活跃。据国际能源署2016年统计报告,全球发电行业中可再生能源投资额已超越火电,高达2970亿美元,占电力投资总额的41%

     科研成果导致风,光伏等技术发电效率上升,电池能量密度倍增,更有数据显示,大规模产业化的光伏能源综合费用近五年下降了58%

     那么问题来了,发电和能源市场是一个生产方,监管机构、政府与消费者同在的一锅汤。如何来分析判断未来可再生能源的可行性呢?

     在比较不同的能源发电方式时,平准化能源成本(LCOE)是一个良好的指标,该指标在评估能源成本时,综合考量了融资、建造、运行、维修、税收激励等因素的影响。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最新分析,2017年风发电厂的LCOE区间为61-118澳元每兆瓦时,光伏发电厂LCOE区间为78-140澳元每兆瓦时。

     相对而言,即便是当前技术最成熟的燃煤发电厂,其平均高达134-203澳元每兆瓦时的综合运营成本,依然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前黯然失色。

     天然气发电同样面临挑战。展望2025年,凭借低污染、低成本的发电组合,可再生能源有望击败天然气发电厂。

     再者,澳大利亚本身拥有得天独厚的太阳能与风力资源。 世界排名第一的光照资源以及大片“空白”土地毫无疑问正是马斯克看中南澳的原因之一。而在南澳布局锂电池电力储存系统,则有望彻底解决新能源电力储存难题,冲破影响行业发展的重大瓶颈。

     然而,新旧事物交替轮换,需要时间甚至代价。

     作为传统能源出口大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或许会让澳政客及产业巨头同样感受到转型之痛。那么,未来新能源时代真的容不下必和必拓,壳牌这样的老字号企业吗?

     《澳华财经在线》之前报道,皇家壳牌在今年年初与丰田等能源,工业等领域代表发起了清洁能源“鹰派”,投资氢气能源。氢气作为石油业的业务延伸产品,可用于低污染燃料电池。由此来看,这些以碳化氢为基因的能源大亨也开始为自己考虑后路了。

      回到我们的故事:马斯克以小小100兆瓦的电池系统介入清洁能源领域,代表性高于实用性。然而,不论澳洲政府在能源政策上怎样的优柔寡断,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脚步不会停止。也许,更重要的是他在澳的成功案例能给无数等待机会的中小型公司,居民甚至澳洲政府一个启发。传统能源产业已至冬季,迎来的必定是清洁能源的春暖花开。对于新能源投资,我们应该问“How”,而不是“When”了。澳华财经在线。


来源:中国节能网

行业动态
国际交流 推荐信息
  • 我会到广州创投小镇调研
  • 10.5GW!超115亿美元!微...
  • 美国“双反”瞄向东南亚光伏产品!
  • 欧洲最大光伏发电厂并网
  • 美国海上风电步履维艰
  • 智利清洁储能系统容量提升五倍方可...
  • 爱尔兰铁路尝试将柴油火车改装成氢...
  • 沙特将推出世界首个“零碳”5G网络
  • 法国出台系列计划开发低排放飞机
  • 难以置信:英国碳减排为何慢如蜗牛?
  • 日本地方政府如何推动减少食物浪费
  • 泰国环境卫士向海洋垃圾“宣战”
  • “中西绿色发展合作潜力巨大”
  • 欧洲九国欲将北海打造成“绿色电站”
  • 中国式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的大跃...
  • 欧洲决定了,停售!
  • 美国能源部资助近2600万美元推...
  • 联合国将启动新甲烷探测系统,由太...
  • “欧洲交通周”引导绿色出行
  • 能源危机下欧洲人南迁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