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际交流 > 正文

前沿:新浸涂法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突破局限


经过多年的发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目前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就,在过去的两年里其转化效率已经从14%提高到了20%甚至更高,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均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测得的。针对于现有技术的局限性,来自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研究者共同制备出一种保护性薄膜,带有这种保护层的钙钛矿电池可在自然条件下工作,其转化效率达15%,并且性能能够在长达3周的时间里保持稳定。


根据前人的研究,钙钛矿薄膜在自然条件下易受水汽的腐蚀。于是,研究人员便通过他们所发明的“浸润法”(dippingtechnique)用疏水的四烷基铵离子取代薄膜表面的部分钙钛矿阳离子。具体过程为:把钙钛矿薄膜浸润在含烷基碘铵的异丙酮溶液中20分钟,而后在异丙酮中漂洗,最后干燥。


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natureenergy上。


来源:材料人网


 


行业动态
国际交流 推荐信息
  • 我会到广州创投小镇调研
  • 10.5GW!超115亿美元!微...
  • 美国“双反”瞄向东南亚光伏产品!
  • 欧洲最大光伏发电厂并网
  • 美国海上风电步履维艰
  • 智利清洁储能系统容量提升五倍方可...
  • 爱尔兰铁路尝试将柴油火车改装成氢...
  • 沙特将推出世界首个“零碳”5G网络
  • 法国出台系列计划开发低排放飞机
  • 难以置信:英国碳减排为何慢如蜗牛?
  • 日本地方政府如何推动减少食物浪费
  • 泰国环境卫士向海洋垃圾“宣战”
  • “中西绿色发展合作潜力巨大”
  • 欧洲九国欲将北海打造成“绿色电站”
  • 中国式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的大跃...
  • 欧洲决定了,停售!
  • 美国能源部资助近2600万美元推...
  • 联合国将启动新甲烷探测系统,由太...
  • “欧洲交通周”引导绿色出行
  • 能源危机下欧洲人南迁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