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动态 > 国际交流 > 正文

丹麦大力发展生物燃料

在丹麦的能源体系里,秸秆是一种重要原料。1993年,丹麦议会通过生物燃料协定,强调用生物燃料来发电和取暖,协定中特别提到提高秸秆在发电中的使用量,成为一种强制性改良。

根据丹麦生物能源创新组织提供的秸秆利用报告,如今每年用于发电和取暖的秸秆消耗量高达140万吨,占丹麦可再生能源产量的16%,总体能源产量2%3%。在秸秆消耗总量里,52%的秸秆用在热电联产(简称CHP),24%用在地区局部供暖(简称DH)。

丹麦在1989年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用秸秆作原料的热电联产站。传统的发电厂,40%45%的能量转化为电,剩余的热量通过烟囱排放到空气中,冷水流进大海。而热电联产的优势在于大量减少冷源损失,将蒸汽再度冷却成可循环利用的水之后进行地区供暖,能源利用率大大提高,85%90%的能源可以得到利用,其中20%30%转化成电力,55%70%转化成热量用来供暖。

阿维多2号建成于2002年,总花费为4亿欧元。其供电量为485兆瓦,满足80万家庭供电;供热量为570兆瓦,可以满足18万家庭取暖。它的工作原理是结合生物燃料、天然气和煤三种燃料,通过三种管道分别输送到蒸汽涡旋机和气体涡旋机,在发电的同时,剩余热量用来供暖。三种燃料共同协作的模式使它成为全球最高效灵活的发电站,能源利用率高达94%。它取代了三个旧式的能源利用率低的燃煤发电厂,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10%。使用的生物燃料就是秸秆,秸秆用量每小时为25吨,每年用量为17万吨。丹麦大部分的发电厂将秸秆分成500千克一捆,起重机每次吊起12捆秸秆。

目前丹麦约有60个地区供暖厂是用秸秆作原料,能源使用率85%90%。秸秆里还有10%20%的水分,水分在高温下转化成蒸汽,丹麦的许多供暖厂安装了凝结设备,使得蒸汽冷却成水并得到循环利用。在这方面最成功的案例是丹麦的哈尔斯供暖站,气体首先在气旋机的运转下排出杂质,剩下的清洁气体转化成水之后用来供暖。在这些供暖站,秸秆被打成30厘米长的一捆,由当地农民送到供暖站。燃烧秸秆锅炉都有传输管道相连,起货机抓取秸秆将其送到传输管道,秸秆自动传输到锅炉中。

除发电供暖外,丹麦对于秸秆的利用还包括制作生物乙醇、沼气等。尽管有些还没有走向商业化,但丹麦对秸秆的科研与利用一直都与自身的能源政策紧密相连。丹麦计划在2020年实现30%的能源供给来源于可再生能源,2050年实现化石燃料零消耗。

来源:人民日报

行业动态
国际交流 推荐信息
  • 我会到广州创投小镇调研
  • 10.5GW!超115亿美元!微...
  • 美国“双反”瞄向东南亚光伏产品!
  • 欧洲最大光伏发电厂并网
  • 美国海上风电步履维艰
  • 智利清洁储能系统容量提升五倍方可...
  • 爱尔兰铁路尝试将柴油火车改装成氢...
  • 沙特将推出世界首个“零碳”5G网络
  • 法国出台系列计划开发低排放飞机
  • 难以置信:英国碳减排为何慢如蜗牛?
  • 日本地方政府如何推动减少食物浪费
  • 泰国环境卫士向海洋垃圾“宣战”
  • “中西绿色发展合作潜力巨大”
  • 欧洲九国欲将北海打造成“绿色电站”
  • 中国式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的大跃...
  • 欧洲决定了,停售!
  • 美国能源部资助近2600万美元推...
  • 联合国将启动新甲烷探测系统,由太...
  • “欧洲交通周”引导绿色出行
  • 能源危机下欧洲人南迁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