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动态 > 通知公告 > 正文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组织申报2016年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资金项目的通知

粤科函规财字〔20151618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加大财政资金对创新驱动的扶持作用,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现组织开展省级应用型科技研发扶持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点内容

专项资金扶持的重点领域为高端新型电子信息LED新能源汽车、生物、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用型科技研发,以及计算与通信芯片、移动互联关键技术与器件、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技术、新型印刷显示技术与材料、可见光通信技术及标准光组件、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电池及动力系统、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等9个省重大科技专项相关核心技术的后续研发和转化应用,优先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熟度高、产业化前景明确、能尽快转化应用的项目。优先支持领域和方向设置见附件。

二、组织方式

本专项支持和鼓励多元化主体参与项目组织实施,共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和产业化。

(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实施。由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牵头,通过与企业共同开发、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方式,合作实施应用型科技研发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必须与企业合作组织实施)

二)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共同实施。由企业发起,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三)企业独立实施。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承担应用型科技研发项目,发挥企业研发能力和技术优势,引导企业制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四)科技金融合作实施。由投资机构发起,企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参与,通过发挥投资机构资本、技术交易服务和育成孵化等方面的优势,实现技术资本化。

三、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为依法在广东境内注册、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并具备一定科研开发能力和基础,能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条件和资金保障的企、事业单位,并不受在研省级科技项目数量的限制。项目产业化实施地点必须在广东省内。

(二)项目申报资料按照阳光政务平台申报要求填写。项目申报单位及申报人可根据需要提交其他相关附件,附件材料应对项目申报内容和方案进行佐证,说明项目实施计划等。

(三)经费预算。申报单位应认真做好项目经费预算,申请财政扶持经费的数额不得超过资助强度。面向企业的资助项目,资助额度不超过企业在该项目总投资(含前期研发投入)的30%

(四)有以下情形之一的项目负责人或申报单位原则上不得进行申报:1、项目未经主管部门推荐;2、在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审计、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违规行为;3、同一项目通过变换课题名称等方式进行多头申报;4、项目主要内容已由该单位单独或联合其他单位申报并已获得省科技计划立项。

四、资助强度

项目分为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两种,资金扶持采取无偿资助方式。

重大项目指技术水平国际领先、产业涉及面广、资金投入量大、对我省经济和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重大项目财政扶持资金为800万元左右,特别重大项目的扶持金额另行确定。

重点项目是指技术水平国际先进或在细分领域具有重大影响和核心竞争力,资金投入量较大,对我省产业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的项目,重点项目财政扶持资金为300万元左右。

五、限项申报

本专项实行限项申报,具体要求:

(一)高等院校:广东省7所高水平建设大学中,985工程高校每所限报30项,其余5所每所限报20项;其他大学(具有省级科技项目独立推荐资格单位)每所限报5项。

(二)科研院所:中科院广州分院限报30项;省科学院限报30项;省农科院限报20项;归口省直部门推荐的每家科研院所限报2项;其他单位按所在地区推荐上报。

(三)各地市:各地市按下辖县区数量的两倍获申报项目数量。其中,东莞、中山两市未设县,均按下辖县区数量6个计算。本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在1000家以上的地市增加申报数40项,在300-1000家之间的地市增加申报数30项,在100-300家之间的地市增加申报数20项,在100家以下的地市增加申报数10项。此外,每个国家级高新区增加5项。

各地市限项推荐项目总数=下辖县区数量×2+高新技术企业增加数+国家级高新区增加数

各地市限项申报项目总数为上述三者之和。

六、申报程序

(一)注册。首次申报的单位可在省专项资金管理统一平台进行注册后转入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进行申报;或者在省科技业务管理阳光政务平台注册单位信息,获得单位用户名和密码,同时获得为本单位项目申报人开设用户帐号的权限,项目负责人从单位科研管理人员处获得用户名和密码,填写个人信息后进行申报。已注册的单位继续使用原有帐号进行申报和管理。

(二)申报。各单位和申报人注册后即可通过网络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并在主管部门审核通过后打印书面申报书一式1份(含通过系统上传的所有附件和真实性承诺函原件,此外,对申报单位有自筹经费要求的,须提供明确的自筹经费承诺函原件)送交所属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汇总审核后统一交科技厅业务受理窗口。

(三)审核推荐。主管部门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遴选、择优推荐,并以正式文件(含推荐项目汇总表)报送专项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省科技厅)。主管部门文件报送截止时间为20151211过期不予受理

各项目申报单位应主动与主管部门做好沟通汇报,按时登陆省科技厅阳光政务平台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材料,各主管部门应按照限额指标慎重推荐,一经满额,原则上不予更换项目。

(四)资格审查和项目评审。专项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各主管部门推荐的项目进行资格审查和评审,按照竞争择优的原则,经专项部门联席会议审定后入库,并按科技计划预算予以支持。

七、申报时间

申报单位网上申报截止时间为201512317时正,各级科技主管部门网上审核推荐截止时间为201512717时正。书面申报材料送省科技厅业务受理窗口的截止时间为201512917时正。

八、联系方式

书面材料报送地址:广州市连新路171号省科技信息大楼1楼广东省科技厅业务受理窗口(邮政编码:510033,联系电话:8316393083163931

  

联系人:规财处 彭 丹 020-83163830

司圣奇 020-83163838

 

附件:2016年广东省应用型科技研发专项优先支持领域和方向(节选)

 

  三、新能源汽车

  (一)整车制造技术及产业化

  重点支持新型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产业化;鼓励发展新型特种用途电动汽车、短途纯电动汽车等。在整车设计、整车匹配、动力总成、轻量化安全性、能效和驾驶性能等关键共性技术有突破。

  申报要求:

  1.本专题支持强度为800万元(如要求超过支持额度,按特别重大项目处理);

  2.项目成果须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已通过鉴定或有第三方出具的查新报告佐证;已获相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完成中试,进入产业化攻关阶段;

  3.项目实施期内完成产值3000万元或至少完成100台新车的生产销售。

  (二)新能源汽车新型动力系统及动力总成的研发

  重点支持新型超级电容器与电池组合的新型动力系统;新型高效电机系统、变速箱、差速器、传动桥组成的新型动力系统;新型模块化的动力单元及控制系统组成的新型动力系统等,以及多种创新动力结构、创新设计组合的动力总成。在传动效率、提高能效、续航里程等有创新突破。

  申报要求:

  1.申请3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成果须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通过鉴定或有第三方出具的查新报告佐证;已获相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完成小试,进入中试阶段或产业化攻关阶段。项目实施期内用于新能源汽车、至少与50台新车配套或完成产值1000万元。

  2.申请8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成果须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已通过鉴定或有第三方出具的查新报告佐证;已获相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完成中试,进入产业化攻关阶段。项目实施期内用于新能源汽车、至少与100台新车配套或完成产值3000万元。

  (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

  重点支持创新先进的多能源管理系统;车用超级电容器及系统;专用机电及耦合装置;整车控制器;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大功率车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模块;电动空调、电动转向、电动制动器、电池升压器;车用传感器及基础元器件和执行系统;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创新先进导航技术等。对电机:电驱动系统功率密度达到2.5 千瓦/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00 /千瓦以下。

  申报要求:

  1.申请3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成果须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通过鉴定或有第三方出具的查新报告佐证;已获相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完成小试,进入中试阶段或产业化攻关阶段。项目实施期内用于新能源汽车、至少与50台新车配套或完成产值1000万元。

  2.申请8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成果须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已通过鉴定或有第三方出具的查新报告佐证;已获相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完成中试,进入产业化攻关阶段。项目实施期内用于新能源汽车、至少与300台新车配套或完成产值3000万元。

  (四)新能源汽车电池与材料的研发

  重点支持创新先进动力电池的研发;动力电池正极、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的研发;车用新型超级电容器储能材料及配套材料的研发;车用轻量化材料的研发。对于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150 瓦时/公斤以上,成本降至2 /瓦时以下,循环使用寿命稳定达到2000 次或10 年以上。

  申报要求:

  1.申请3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成果须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通过鉴定或有第三方出具的查新报告佐证;已获相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完成小试,进入中试或产业化攻关阶段。项目实施期内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并完成产值500万元。

  2.申请8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成果须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已通过鉴定或有第三方出具的查新报告佐证;已获相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完成中试,进入产业化攻关阶段。项目实施期内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并完成产值1000万元。

  (五)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

  重点支持创新先进的慢速、快速充电设备、车载充电技术及设备、充电站安全配套设备的研发与产业化;新型高效无线充电技术与产业化等。

  申报要求:

  1.申请3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成果须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通过鉴定或有第三方出具的查新报告佐证;已获相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完成小试,进入中试或产业化攻关阶段。项目实施期内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数量达100台套或完成产值500万元。

  2.申请8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成果须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已通过鉴定或有第三方出具的查新报告佐证;已获相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完成中试,进入产业化攻关阶段。项目实施期内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数量达300台套或完成产值1000万元。

  联系人:黄攀 联系电话:020-83163635

  六、节能环保领域

  (一)水污染防治技术

  城市河涌(黑臭水体)污染修复成套技术、城市和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废水和水体综合毒性监控和消减技术、重点行业水污染深度治理技术、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污泥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技术。

  (二)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工业源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垃圾焚烧烟气污染物全过程控制技术;有机废气及恶臭废气处理技术等。

  (三)固废处理技术

  城乡有机废物资源-能源化清洁利用技术及产业化,包括新鲜/矿化垃圾高分离率自动化分选再利用技术及产业化,生化转化系统技术及产业化(畜禽化工系统技术及产业化、生物有机肥制备技术、地沟油制备生物柴油技术),热化学转化系统技术及产业化(可燃固废热转化再利用技术及示范、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废旧电子电器废物高值化利用技术及产业化,包括废电子线路板无氰化免焚烧提取稀贵金属的技术及产业化、废旧稀土回收技术及产业化、电子废弃物中的废塑料循环再造注塑产品等。

  (四)节能技术

  1、高效能源利用技术。重点研发基于自然冷源的冷却技术、基于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节能技术、高效浓缩技术、基于储能的冷热电综合利用技术、机电产品节能技术、能源生产过程节能减排技术等。

  2、能量回收技术。针对具有余能回收利用潜力的过程,重点研发非稳态余热利用技术、回馈电能利用技术、低品位余热利用技术等。

  3、建筑节能关键技术。重点研发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大型综合体的能源互补与梯级利用技术、新型的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等。

  联系人:沈思 联系电话:020-83163902

  七、新能源领域

  (一)太阳能

  1、光伏技术。重点研发高效晶硅电池技术、薄膜电池技术、聚光光伏技术、光伏应用新技术及产品、分布式光伏发电集成技术等。

  2、光热利用技术。重点研发高品质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生产技术、新型聚合物集热器材料研发和结构设计技术、新型高效集热器生产技术、智能玻璃及热色智能薄膜技术等。

  (二)风能

  重点研究发展多兆瓦级大型机组的自主设计、制造技术和小型风电机组的检测认证技术,发电机、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与检测技术,大型风电场优化技术,海上风电场施工建设、系统接入技术,区域多风电场运行控制及智能化管理技术等。

  (三)生物质能

  生物质生化转化技术,重点开发高效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产沼技术及低成本沼气提质技术、混合原料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生物柴油绿色生产技术等;农林生物质原料预处理及热转化技术,重点开发适合多种原料的成型技术和工艺、高效清洁直燃技术、清洁气化技术等;低排放生物质能分布式供热技术及系统。

  联系人:沈思 联系电话:020-83163902

 

请点击以下链接下载附件:

http://www.gdstc.gov.cn/HTML/kjyw/tzgg/1447148627892-3500173145333087911.html

 

来源:广东省科技厅规划财务处(科技重大专项办公室)

 

行业动态
通知公告 推荐信息
  • 关于征集企业“走出去”(拉美地区...
  • 关于召开“2025春茗交流活动”的通知
  • 关于开展企业节能信用等级评价的通知
  • 关于开展节能服务单位能力评价及持...
  • 关于开展节能、新能源项目评价工作的通知
  • 关于组织赴美国考察新能源、光伏、...
  • 关于邀请参加2025第十一届国际...
  • 会员活动:湾区ESG与可持续发展讲座
  • 关于开展2024年下半年节能、新...
  • 关于开展2024年度下半年节能服...
  • 会员系列活动:新产品、新技术推介交流会
  • 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发布《广东省能源...
  • 关于2023年度企业节能服务单位...
  • 关于召开“2023年度广东省节能...
  • 关于召开数字化能碳管理碳交易零碳...
  • 广东省能源局关于做好2025年省...
  • 国管局办公室关于征集2024年公...
  • 国管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24年全...
  • 关于开展企业节能信用等级评价的通知
  • 关于开展节能服务单位能力评价及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