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正积极创新低碳发展体制机制
●在国家支持和指导下,做好碳排放权交易体制机制的相关基础研究,在条件成熟时开展碳排放权交易。
●推进实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选择部分企业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工作。
●开展低碳发展试点示范,省政府已确定首批省低碳试点城市和试点县区,以点带面推动低碳发展。
●完善低碳试点工作体系,研究提出碳强度指标分解和考核方案,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责任制。
广东低碳省试点摆进了今天开幕的中国最大规模的绿色创新展览会。广东省发改委主任徐建华昨日在接受南方日报独家专访时透露,广东目前正组织开展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的前期工作,提出科学合理的碳强度指标分解和考核方案,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责任制。
创新机制调动市场作用
南方日报:今年是广东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的起步之年,试点工作启动一年来,取得了哪些突出成效?其中又有哪些举措在全国是先行先试的?
徐建华:自去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特别要求广东要以国家低碳省试点建设为契机,毫不放松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尽快构建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可以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国家对低碳省试点寄予厚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我省一年来的工作思路可以归纳为“围绕一个中心,打好两个基础,做好三个结合”。
国家已部署我省在碳排放权交易、低碳产品认证等方面研究探索,支持先行先试。我省抓住这一机遇,以“探索创新低碳发展体制机制”为中心,通过积极研究探索以低碳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生态发展补偿的体制机制,推动节能、减碳工作由政府行政主导向发挥市场作用转变。
打好“两个基础”。一是打好能力建设基础。二是打好研究工作基础。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有关部委指导和支持下,我省结合实际开展了若干重点专项研究。已初步编制完成广东省2005年和2010年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活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城市废弃物处理五大领域排放的六种温室气体清单,为掌握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了支撑。组织编制完成了低碳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为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提供指导。
做好“三个结合”。一是将低碳试点工作与产业转型升级、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二是将低碳试点工作与完成节能和减碳约束性指标紧密结合。三是将低碳试点工作与促进重大项目审批和建设紧密结合。
我们将充分利用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约束的“倒逼”机制,研究通过实施碳排放交易,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的调整优化。
每年3000万元用于低碳发展
南方日报:从今年起,省财政将设立省低碳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低碳发展基础性和示范性工作开展。能否介绍一下低碳发展基础性和示范性工作具体包括哪些方面,有何促进意义?
徐建华:省政府所设立的省低碳发展专项资金,是从2011年开始每年安排3000万元,重点支持低碳发展相关基础性和示范性工作。
对于基础性研究工作,我省已经组织开展了若干重点专项研究,包括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低碳发展“十二五”规划、开展低碳产品认证研究等。
在示范性工作方面,我省突出示范引导,以点带面推动试点工作。比如积极推动建设低碳示范城市和示范区,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加大对地方低碳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省政府已经将若干特点突出、基础扎实的城市(县、区)确定为首批省低碳试点城市和试点县区,探索不同类型、产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区低碳发展的经验和思路。另外,我们将选择几个经济发展水平高、制造业发达的产业集聚区,研究在有能源消耗总量、碳排放总量约束的前提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有效举措,为全省低碳转型探索有益经验。
下一步,还将进一步研究明确我省低碳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出近期重点发展的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范围,落实资金、政策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已提出碳排放交易总体方案
南方日报:省政府决定组建碳排放权交易所,请问筹建工作如何?碳排放权交易所的成立将为加快推进碳排放交易、创新低碳发展体制机制起到什么作用?
徐建华:碳排放交易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是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并积极推动,以较低成本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内推动低碳发展工作的重要抓手。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我省也把探索建立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开展碳排放交易作为低碳试点工作的重点。
目前,我们已经提出了推进碳排放交易的总体方案,正在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培育碳排放交易市场,推进基于项目的自愿减排交易,同时选择部分行业开展基于配额的碳排放权交易。研究“十二五”碳强度下降指标分解办法,充分考虑各地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重大工业项目布局建设情况科学合理确定碳强度下降指标,并已形成初步方案。
同时,加快建设碳排放权交易所,省政府已经明确采取省、市合作的形式在广州市共建我省碳排放权交易所,筹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
此外,我省还将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的工作体系,包括研究提出碳排放权总量测算分配方案、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登记注册系统、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的监测、报告和核查系统、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体系、探索建立省际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等。
将试点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工作
南方日报:从试点工作启动一年的情况来看,我省低碳发展仍面临哪些挑战?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重点突破?
徐建华:在充分肯定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保障和激励生产、生活方式向低碳模式转变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还不完备,全社会尚未形成低碳发展的普遍意识。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也亟待加强。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任务,继续探索低碳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碳排放交易,着力抓好规划编制,着力推进实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着力开展低碳发展试点示范,着力完善低碳试点工作体系,力争在碳排放降低的市场化机制方面先取得突破。
在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制度方面,将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制定我省低碳产品认证的实施细则。选取我省有代表性的工业产品类别,研究制定相应的低碳产品认证标准和碳核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选择部分企业试点开展低碳产品认证工作,积极应对国际贸易中的低碳壁垒。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