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动态 > 本会动态 > 正文

会员风采 | 派诺科技:智慧能耗监测大数据应用示范平台,初露峥嵘

 

今天,那些由大数据而产生的新的奇妙的应用程序,新的重构的商业模型,正飞速地刷新着、改变着企业的运作方式。在大数据面前,每个企业都处在新的起点。


在提出了2020年实现“智慧广东”大数据战略目标的广东,作为战略实施的工作抓手之一,广东省围绕经济社会对大数据应用创新的需求,从智能交通、智慧医疗、O2O、社区服务等领域,筛选了15个大数据应用项目,以期通过应用示范的效应,推动社会数据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2016年1月13日,派诺科技的“智慧能耗监测大数据应用示范平台“通过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组织的专家评审,被纳入到2015年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名单。

这是自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开展以来,珠海唯一被评上的企业。

粤商前沿的记者为此进行了深入采访,采访过程,聚焦以下几个问题:

数据从哪里来,如何快速获取采集?

采集之后怎么办、怎么分析运用?

如何以大数据应用抢占市场先机?

如何用商业模式保证大数据业务板块的可持续发展?


派诺科技:能源互联网雏形显现

在珠海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海岸,派诺科技园的建筑外观并不显得起眼。但记者从派诺的业务拓展之凌厉势头可以感受到,大数据概念在传统产业的改变。

“能源大数据是大数据技术在能源领域的深入应用。原来的能源产业由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组成,电网企业统一调配,用电企业处于从属地位,只能被动接受电网分配的电能,难以调动企业的节能积极性。能源大数据也是能源互联网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将能源生产、消费及相关技术与大数据理念融合,通过充分调动用电企业降低能源成本的积极性,促进能源产业发展及商业模式创新,为节能环保事业提供有利的抓手。”接受采访的珠海派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软件部总经理夏俊武,如是表述大数据对能源革命的意义。

2015年广东省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名单中,派诺科技作为唯一的智慧能耗监测大数据应用示范平台入选,同时,派诺科技也是唯一入选广东省大数据应用示范平台的珠海企业。作为一家成立至今16年,派诺在4年前的2012年,从传统的智能设备研发生产公司转到目前的以云计算软件平台为主,结合智能硬件传感器实现能源大数据的能源管理全生命周期方案提供商。  

记者从采访中处处感觉到,这家在全国同行排名前三的民营企业,已经处于爆发性增长的前夜,这种爆发所带来的是能源互联网的雏形。

 

 

核心技术主导引营收突破性增长

“市场主导还是技术主导,在当时是摆在公司决策层面前的两难选择。但最终,公司决定了技术主导的思路,让企业彻底摆脱了低价竞争的漩涡,得以飞跃性发展,”夏俊武向记者回忆了2009年至2011年期间公司处于发展平台期的最终抉择。

记者了解到,在2000年创办至2009年前后的10年间,派诺也经历了一般企业艰难起步、快速发展、发展瓶颈这个常规的三部曲。在2009年至2011年期间,企业订单一直在1亿元左右徘徊。对于一家300人左右的企业而言,这已经是不俗的成绩,但要再上一个台阶,似乎有相当的困难。或者低价扩张,或者潜心内功图谋质的飞跃,公司决策层选择了后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天花板,”夏俊武解释。

技术主导的战略抉择让派诺在三年的平稳之后出现爆发性增长,至2012年,公司订单突破2亿元大关。此后一路飙升,至2015年,公司订单近4亿元。

 

 

全方位拓展能源互联网时机成熟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派诺所涉领域相当广泛,服务对象包括数据中心、校园、医院、公共建筑、厂矿企业、体育场馆等等。

“在核心技术层面的积累让我们开拓了业务范围。技术挖掘越深,业务拓展越广,这是技术主导的必然结果。派诺科技已经建立从底层的物联网传感器,到中间传输层的智能网关,最后到云端的智慧能源云等技术平台,”夏俊武解释到。

从业务拓展范围的扩大,让派诺具备构建能源互联网的信心。

记者从演示大厅看到,区域性的能源数据监测让能源互联网成为可能。以一个城市为例,智能化的能源调配基于对能耗数据的即时掌控,派诺演示的系统让这些数据一览无余。

“这种能源数据的即时监测意义重大,所反映的不是简单的能源输出情况,还包括能源分布、资源调配的一场变革,这就是能源互联网的雏形。”夏俊武将表面化的数据引向深入的解读。

 

 

“第四产业”模式释放现有潜力

记者:贵机构被列为广东省大数据应用示范平台?与大数据相关的业务范围有哪些?

夏俊武:智慧能耗监测平台除了能耗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外,更重要的是还要有智慧,这个智慧就是可以指导用户进行节能改造,告诉用户哪里能耗超标,要采用什么措施解决,能得到什么收益。我们的领先优势首先采集技术领先。电力设备工作环境恶劣,电磁干扰严重,环境温度变化大,一般的电子设备安装在其上不能正常工作。派诺的智能仪表经过十多年的工艺积累,在小信号、强电磁、宽温差等方面取得突破。其次是智能网关体积小、便于安装,支持远程安装调试,符合国家级能耗数据采集标准;最后是采集数据直接上传云端,实现百万级传感器的秒级响应。

记者:在建设大数据应用示范平台过程中,贵机构感觉主要困难在哪些方面?

夏俊武:从已经实施的项目中来看,最大的问题是数据采集质量。数据质量是国内建立城市能耗监测平台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能源数据采集的设备种类多,采集的频率、存储的格式和数据的精度也不尽相同,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据中断,加上能源数据时间相关性非常强等都会造成采集数据质量下降。在数据处理过程采用自动化方式提高数据质量是一个技术难点:首先需要将多源化的能源数据结构化。其次建立数据模型对数据的合理性进行过滤分析,可信的数据入库存储。最后异常数据提示人员检查设备。多源的数据带来系统的扩展性要求高,数据模型带来系统的复杂度高,及时处理要求效率高。

记者:在大数据概念的推行中,贵机构的主要创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夏俊武:首先是给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直观化决策支持,降低决策门槛。由于广大用户缺乏建筑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束缚了市场需求的增长。我们的大数据应用平台通过提供一系列免费的云端应用,帮助用户在能效评估、方案制定及产品选择上做出利益最大化决策。从客观、公正、深入浅出的专业角度,给用户提供专家意见和评估,培养信任,提升市场需求。

其次是实现建筑智能和节能产业链中数字信息化和价值流通的网络化。我们建立在物联网和云计算之上的大数据应用平台,保证了产业链中数字信息化和价值流通的网络化。通过减少中间环节,使得整个信息的传递更加直接和高效,避免溢价的多次叠加,保证产品和服务的最终价格保持在一个最低的水平,由此扩大可销售市场容量。

另外,我们还开创建筑智能和节能产业的全新商业模式,充分释放市场潜力。由于采用了低门槛甚至零门槛的解决方案,使得我们可以采用更为灵活的商业模式,比如允许普通用户免费使用一段时间,让用户体验到实实在在的节能收益。对客户而言没有任何风险,不满意可以随时退出;对我们而言风险也可控,因为项目初期投入的成本企业也可承受。通过建立一种“第四产业”模式,极大释放现有市场潜力,并通过创造衍生市场来扩大市场总容量。

 

来源:粤海前沿

 

行业动态
本会动态 推荐信息
  • 中建科工集团广东公司到访我会
  • 我会参加2025年广东国际商会第...
  • 推进双碳、助力企业—节能技术对接交流
  • 澳门招商投资局广州代表处拜访我会
  • 会员企业联络员交流活动在我会召开
  • 阿特拉斯•科普柯(上海)贸易有限...
  • 我会受邀出席2024企业家博鳌论...
  • 珠海大横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到访我会
  • 广东省节能协会联合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
  • 我会召开“广汽埃安之行”节能技术...
  • 我会到理事单位广州市鑫皇能源科技...
  • 广东省节能协会、广东省节能协会可...
  • 我会主办的“大湾区企业ESG行动...
  • 我会应邀参加广东省行业协会商会党...
  • 我会到理事单位银都拉玛(开平)高...
  • 我会参加广东省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
  • 我会拜访广东省暖通空调协会
  • 我会到广州市铭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 广东省粤港澳经贸发展促进会一行拜访我会
  • 我会受邀出席省社会组织总会妇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