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动态 > 本会动态 > 正文

中国科学家在生物燃料转化方面取突破

人员通过克服原料难以降解的特征,从而提高生物燃料乙醇的产量,并节约生产成本。

随着石油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燃料乙醇的发展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第一代燃料乙醇,玉米(美国)和甘蔗(巴西)等粮食作物为主要原料,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而在一些土地资源紧缺和粮食危机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以粮食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是不经济也不切实际的策略。因此以农业、林业和工业废弃物如秸杆等原料生产第二代生物燃料乙醇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人员表示,由于工业废弃物、秸杆等生物原料具有难以降解的化学结构特征,转化率偏低,使得整个生产过程变得非常困难和昂贵。

研究人员将目光转向了甘薯等块茎类非粮原料。由于中国是世界上甘薯最大生产国,且甘薯具有高淀粉和可发酵性糖,使之理想的1.5代燃料乙醇的原料。但目前薯类原料粘度不能有效降解,制约了其转化燃料乙醇的应用。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一种高产降粘酶系的菌种及其应用,通过简单的操作工序,即可降低薯类原料粘度,此举将有效解决制约中国薯类原料发酵的成本问题,大幅度提升中国薯类原料发酵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目前,该项研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

来源:中国新闻网

 

行业动态
本会动态 推荐信息
  • 我会受邀出席2024企业家博鳌论...
  • 珠海大横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到访我会
  • 广东省节能协会联合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
  • 我会召开“广汽埃安之行”节能技术...
  • 我会到理事单位广州市鑫皇能源科技...
  • 广东省节能协会、广东省节能协会可...
  • 我会主办的“大湾区企业ESG行动...
  • 我会应邀参加广东省行业协会商会党...
  • 我会到理事单位银都拉玛(开平)高...
  • 我会参加广东省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
  • 我会拜访广东省暖通空调协会
  • 我会到广州市铭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 广东省粤港澳经贸发展促进会一行拜访我会
  • 我会受邀出席省社会组织总会妇女联...
  • 我会赴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后科技创新...
  • 我会拜访理事单位杭州美仪自动化技...
  • 我会受邀参加广州市黄埔区智能制造...
  • 我会“2024年节能服务优秀企业...
  • 我会到理事单位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
  • 我会受邀参加广东省工商联与中国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