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行业动态 > 本会动态 > 正文

四部委印发工业用水指南政策利好工业节能

为落实国务院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工业用水效率;10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国家统计局、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四部门联合印发《重点工业行业用水效率指南》,按照《指南》要求,指导工业企业开展节水对标达标,加强节水技术改造,推进节水型企业建设。

工业用水效率概况

我国工业取水量占全社会总取水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火电(含直流冷却发电)、钢铁、纺织、造纸、石化和化工、食品和发酵等高用水行业取水量占工业取水量的50%左右,我国工业用水呈现如下特点:

1、工业取水总量小幅增长。2010年,我国工业取水量为1447亿立方米,较2006年增长7.66%。“十一五”期间在工业增加值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工业取水量占全国总取水量的比例基本稳定在24%左右。

2、工业用水效率显着提高。2010年我国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90立方米,比2006年降低了39%(按可比价);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5.7%,较2006年提高5个百分点。

3、非常规水源利用量不断增加。中水、海水、矿井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再生利用技术日趋成熟。“十一五”期间,我国海水淡化能力以每年近70%的速度增长,全国已达日产能力60万立方米,其中近1/3用于工业领域。

4、工业废水排放量略有下降。2010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237.5亿立方米,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8.5%,与2006年的240.2亿立方米、占比44.7%比较,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95.3%,比2006年提高3.2个百分点。

提升工业用水效率的主要政策举措

工业节水政策体系和标准体系日趋完善。“十一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建设部印发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国家相继出台了30余项工业节水标准,涉及术语、水平衡测试、计量统计、管理、评价、取水定额、产品水效等方面,省级工业用水定额指标体系也基本建立。工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深入实施,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工业节水的机制初步形成。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和标准制度的完善,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升工业用水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工业节水宣传和试点示范工作稳步推进。各地区、各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节水宣传活动,企业节水意识、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国家相关部委大力推进节水试点示范,水利部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试点。试点示范工作的稳步推进带动了节水型工业体系的建设。

 来源:节能减排网

 

行业动态
本会动态 推荐信息
  • 我会拜访广州新菱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 我会拜访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我会拜访浩鲸云计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一行到访我会
  • 会员系列活动:广东省制造业和高新...
  • 我会受邀参加广东省数字化节能降碳...
  • 中共广东省节能协会联合支部和中共...
  • 我会成功召开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我会应邀参加广东省环境科学学会第...
  • 节能标准专家讨论会顺利召开
  • 会员系列活动:节能项目案例分析及...
  • 我会党支部举行“热烈庆祝中国共产...
  • “院士论坛: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暨...
  • 我会受邀参加“国家级产业集群交易...
  • 郑州能效技术协会拜访我会
  • 我会举办《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
  • 我会到广州市华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 我会到中誉设计有限公司调研
  • 我会到广州元兆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 我会应邀出席第八届企业行政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