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会员中心 > 正文

合肥科迈捷智能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科迈捷是一家专业从事气体监测与节能数据管理的行业技术领导者, 在气体流量监测方面有近二十年的技术沉淀,行业技术国内国际领先,科迈捷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在全国和海外有各行业的客户应用案例,作为合肥市节能协会的副会长级别的会员单位,同时科迈捷积极与各地节能协会紧密合作,陆续加入了北京、杭州、广东省等全国优秀的行业节能协会,为重点用能企业和提供专业节能服务的企业提供全套气能监测与能源管理解决方案,得到客户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全方位关注与支持。

   科迈捷公司出自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业团队,公司总裁是国家首批万人计划的专家,带领公司团队在技术创新和服务客户方面不断突破,严谨务实,持续为政府节能监察主管部门和大型制造业的关键生产动力源提供监测与节能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和持续服务。

   面向各省市经信委节能监察机构,科迈捷可以提供技术领先,便携易用精准的CAE350S空压机能耗测试仪,作为政府节能监察数据的来源供给,目前已广泛服务于例如北京、南京、无锡等多个政府节能监察中心,并获得客户的认可。

   面向国家重点监察的万吨用能企业,科迈捷提供工厂级整体在线式气能监测和节能建议解决方案,通过部署,客户可以实时在线的全面掌握工厂空压站、压缩空气管网系统和生产用气等数据情况,为空压机的保养周期判断、管网泄露排查,总/支管的管损定量,各用气终端的统计和精细化管理,都有着非常实用的意义。目前科迈捷在线监测系统已广泛服务于例如以色列联合利华、泰国松下能源、美的、格力、山东玫德铸造、北汽汽车、康佳、京东方、可口可乐、莱芜钢铁、五得利、三花制冷、中盐红四方(排名罗列不分前后)等国内各行业的大型企业和海外市场客户。

      我们认为运行一个工业装置需要对客户和对环境具有高度的责任。只有确保最终产品质量始终如一,并且严格遵守行业和政府的条例,企业才能让客户满意,才能寻求更高发展,才能为社会增添效益。通过与全球客户群体的紧密合作,科迈捷时刻把握客户需求;通过不断的科研创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行业难题,且严格执行质量控制规范,实现对产品入厂、加工及出厂的全过程监控,确保向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

 如今,科迈捷已获得22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以及8项软件著作权,5个产品被评为《安徽省高新技术产品》,创业项目获得科技部首届《创新创业大赛优秀企业》奖,科研团队多人获评研究员或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并被评选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计划等国家级专项资助专家。

    空气压缩机作为在制造业广泛使用的通用机械,是工业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同时也是主要的耗能(电)设备。

根据国家发改委2015年的统计数据,目前我国工业用空气压缩机的耗电量达到3000亿度/年,是全国工业总用电的8.7%,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在单个企业,用于产生压缩空气的电能消耗往往占到企业能源成本的30%以上,在纺织化纤等行业比例更高达6070%

 空气压缩机区别于很多工业设备,其购置成本只占其全生命周期成本的10%不到,而80%以上是耗电成本。

例如,一台250kW的压缩机的年运行用电约为216万度,折合电费150万元,五年运行电费可达750万元,而其购置成本通常不超过50万元。

 围绕单台空气压缩机的节能,目前厂家主要致力于非满载时低功耗运行技术,例如采用宽载高效的电机,降低卸载时油气分离桶内的压力,内置变频电机,卸载一定时间后自动停机,设置排空自动调节装置等。而对于多台空气压缩机机群的节能,负载匹配供气技术成为其主线,例如压缩机变频改造,压缩机群专家控制系统,压缩机台数控制,末端压力远程控制等。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永磁电机变频驱动技术,两级压缩技术逐渐成熟应用于空压机的产品升级,市场上推出了大量高能效空压机产品。另外空压机的机群控制技术也逐步实践成熟,能够带来空压机群管理上的效能提升。推广和使用能效高的压缩机、构筑智能匹配负载的压缩机群控制网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尤为显著。

 除了技术升级带来的效率提升以外,整个空压系统的运行效率不断优化更是我们降低企业用能的关注重点,这包括干燥、净化等后处理设备,以及管网输送和末端用气设备的效率优化。比如传统的吸附式干燥机需要用压缩空气进行排水,通常都会产生20%左右的气耗,而使用零气耗或者低气耗的再生热吸附式干燥机可以把这部分气耗降低到5%以下。

压缩空气的输送管网也存在大量的锈蚀和漏气点,经测算,在0.8MPa的压缩空气输送管道上,一个2mm直径的小孔会带来20000/月的泄露量,直接经济损失就会达到3000元左右。另外碳钢管道内部锈蚀带来的摩擦阻力增大带来的气耗严重,每增加0.05MPa压损就会带来约7%的损失。而末端用气设备的技术提升会带来更大的节能空间。

 达尔文说过任何改善都是来之于测量,通过对于系统当前能效水平的监测,能够发现效率不足的问题所在,进一步提出改善的解决方案,改善工程结束后,仍然要通过测量监测评价改善带来的经济效益。另外更重要的是,效能监测能够给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数据,空压系统亟需能效在线监测给管理者提供改进决策参考。

简单举例:通过对空压机效率的监测能够及时发现空滤的堵塞情况,对于季节性和突发性的空气污染带来的空滤效率低下所引起的近10%的效率损失就能够及时发现,而接下来所要做的仅是取下空滤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的简单10分钟工作就能够带来数万元的电费节约。

  在压缩空气系统节能的研究和实施上,日本走在世界的前列。在日本,压缩空气系统的总耗电量达到750亿KWh,日本GDP与我国相当,压缩空气耗电仅为我国的1/4。尽管两国在用电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从数字上看,我国的压缩空气系统的用电效率尚需要大幅度提高。

 早在199710月,美国就成立了一个全国性的协作组织(Compress Air Challenge),它整合了压缩空气系统设计、运行和评估等方面的信息,并帮助企业提高压缩空气系统的效率,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每年节约大约30亿KWh的电能。

 从美国能源部2013年调查报告中给出的空气压缩机负荷的百分比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平均使用空气压缩机负荷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说明我国压缩空气系统普遍存在机组匹配和系统调节方式不合理的问题,呈现出“大马拉小车”、“车马不配套”的现象。此外,系统调节方式落后,大部分机组还是采用机械节流加放散的调节手段,其效率比变频调速方式约低30%。

 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国在空气压缩机系统的装备水平和运行管理上相对落后,在空气压缩机能源损耗方面的损失相当巨大,同时也表明我国在空气压缩机节能方面还存在非常巨大的潜力和空间,在这个方面值得付出努力去推动和改进压缩空气系统整体效率的提升。

 最近,航空领域常用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PHM)技术也开始用于空压系统,该技术可让用户可以监视空气压缩机,干燥机等一系列设备是否一直处于高效健康的运行状态。压缩空气系统的整体节能还需要站在系统节能的角度,更多的关注末端用气设备。我们不仅要改变大马拉小车现象,还需要使小车变得更轻。例如,在对5台以上压缩机群供气系统的技术改造上,压缩机房的负载匹配供气改造节能510%,而管道优化,末端用气设备改造和堵漏等可以贡献1520%

 压缩空气能效监测系统就是为了满足空压系统效能优化管理的需求,结合工业互联网传感器技术以及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而研发的产品,系统按照工业4.0体系架构,结合《中国制造2025》对技术创新的要求以及我国节能补贴政策和合同能源管理政策的实际国情,配合实际落地的《GB/T16665-2016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方法》标准的实施方案开发,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云端服务器集群,能够实现完整的空压系统能效优化决策支持和优化方案专家系统,系统不断的迭代升级,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管理效益,为政府数据收集和政策落地推动提供管理手段,为我国十三五规划中的电机系统能效提升板块提供了技术实现路径。

会员中心
理事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推荐信息
  • 湖北华工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合肥中科顺昌余热利用科技有限公司
  • 佛山市福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诚德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 广东惠电投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广州赛唯热工设备有限公司
  • 广东良得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广东力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润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