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广东在全国首发省级碳标签 首批石化、电子等行业10家企业获得

来源:南方日报网络版


为引导低碳生产和消费,促进广东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28日,“广东省2022年全国低碳日活动之广东碳标签发布会”在广州举行。
  

广东碳标签是“广东产品碳足迹评价与标识”的简称,是对各种产品所涉及的物料使用、生产制造、运输、使用、废弃处理等全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化评价,并以标识形式对外披露碳排放信息。

  

广东碳标签专委会秘书长杨抒介绍,广东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省,从2013年开始开展国家低碳产品认证试点。从“十三五”以来持续开展碳标签机制建立及粤港互认机制研究,粤港两地技术机构在2016年签署了关于开展碳标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到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推动粤港澳碳标签互认机制与应用示范”。再到今年1月,广东碳标签专业委员会成立,碳标签最终发布。

  

目前广东碳标签主要覆盖石化化工、家电、电子、金属制品、汽车等行业,企业在获得碳标签后,即可在产品介绍时使用。

  

当前,广东碳标签由专门评价机构出具,现场举行了首批广东碳标签评价机构授牌仪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广州分中心、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等7家机构成为首批获得授牌的评价机构。

  

同时,现场也为TCL通讯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等10家代表企业颁发首批广东碳标签证书。

  

在TCL公司的证书上看到“每功能单位产品碳足迹数值:68千克二氧化碳当量”。

  

“获碳标签证书的产品为Link Hub/HH500V,是一款路由器,说明这款产品从原料生产到最终报废,过程排放了68kg二氧化碳。”TCL现场代表潘志强介绍,并且标签上也标注是依据“ISO14067及PAS2050相关规则”进行的碳排放核查。

  

碳标签也对未来广东出口有重要意义。清华大学教授段茂盛现场通过视频介绍,当前欧盟正在研制碳边境调节机制,未来出口需要计算产品碳排放。

  

“我们的产品很多出口国外,有些国家特别重视产品的碳排放量,这时候有碳标签更有利于进入市场。”潘志强表示。

  

当前,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发展共识。广东一直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率先开展碳交易、碳普惠、近零碳和碳捕集示范等低碳试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为倡导大型活动“碳中和”,省低碳发展促进会也购买2吨广东碳普惠核证自愿减排量,用于抵消本次线下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

热点焦点 推荐信息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
  • 绿色转型迈向关键阶段——从“能耗...
  • 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产品...
  • 《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
  • 总成交额超181亿元!2024年...
  •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
  • 《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实施规程》...
  •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广东售电公司可能会换种活法了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能源...
  • 全国首个新CCER项目完成登记!...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
  • 生态环境部:关于强化危险废物环境...
  • 推动“售电不止于隔墙”!国家能源...
  • 绿色算力新征程:源网荷储助力数据...
  • 我国有了能源法!2025年1月1...
  • 深入实施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可回收...
  • 全面绿色转型 · 专家谈|我国...
  •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重磅署名...
  • 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