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藻类高效“吸碳”原理揭开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1月23日电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京都大学山野隆志副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与吸收二氧化碳息息相关的“LCIB”蛋白质能够根据水中二氧化碳浓度的不同,在叶绿体内的不同部位发挥作用以便高效吸收二氧化碳。专家认为,该特性或许能够运用在其他农作物的品种改良之中。

       山野隆志团队围绕生存在水中的藻类为何能在二氧化碳低浓度环境中维持光合作用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并发现了其中的部分奥秘。研究团队使用衣藻属(一种单细胞绿藻)来仔细观察“LCIB”蛋白质在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环境中所展现出的反应,得到了不同的观测结果。当水中二氧化碳浓度较低时,“LCIB”蛋白质就集聚在能够促进吸收二氧化碳的酶附近,去捕捉那些没能被酶吸收的二氧化碳。而在水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时,“LCIB”蛋白质就扩散到叶绿体中,从细胞的外部吸收二氧化碳。山野隆志称,“蛋白质的序列信息不变,但其作用方式发生了变化”。

       众所周知,植物能够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将水和二氧化碳转换为糖类。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光合作用的速率也会随之提升。既往研究已经探明了藻类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中,通过“LCIB”蛋白质的活动就能够高效吸收二氧化碳,但此前科学家们并不了解其具体是在何种环境和条件下产生了什么作用。

       研究团队认为,藻类高效吸收二氧化碳的原理也能灵活运用在其他植物上,例如通过修改水稻和小麦的基因提高其光合作用能力,就有可能提高相关作物的产量。今后随着研究的加深,或能探明藻类光合作用特性的形成原理。

热点焦点 推荐信息
  •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
  • 绿色转型迈向关键阶段——从“能耗...
  • 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产品...
  • 《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
  • 总成交额超181亿元!2024年...
  •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
  • 《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实施规程》...
  •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广东售电公司可能会换种活法了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能源...
  • 全国首个新CCER项目完成登记!...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
  • 生态环境部:关于强化危险废物环境...
  • 推动“售电不止于隔墙”!国家能源...
  • 绿色算力新征程:源网荷储助力数据...
  • 我国有了能源法!2025年1月1...
  • 深入实施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可回收...
  • 全面绿色转型 · 专家谈|我国...
  •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重磅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