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煤都”大同“氢”装上阵

来源:新华社  

在优质动力煤枯竭之后,“煤都”大同开始寻找新的产业突破口,“氢”装上阵。

在山西省大同市郊,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自动生产线正在组装氢燃料电池。这座占地165亩的氢燃料电池工厂今年4月份正式投产,可年产1万台套氢燃料电池堆。

“氢燃料电池车正在成为城市公交系统的新宠,未来市场前景看好。”大同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宏亮说。

优质动力煤曾是大同市的核心“竞争力”,但现在已不复当年的辉煌。大同市市长武宏文说,虽然全市每年原煤产量仍保持在1亿吨水平,但品质不高,竞争力不强。

建立氢能产业先发优势,努力实现“煤都”向“氢都”迈进,是大同市的新机遇。目前,这座全国闻名的“煤都”已经汇集了国内多家氢能产业技术优势企业,带动全市新能源产业同比增长23.6%。

雄韬股份投资近28亿元,正在大同市建设占地299亩的氢能产业园。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周强说,这是他们在北方最大的产业基地,建成后可年产不少于5万套氢燃料电池发动机。

为了给氢能产业保驾护航,大同市组建了包括22名院士在内的咨询委员会,并发布了《大同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

数据显示,大同市境内探明煤炭储量为312亿吨,具备低成本煤制氢的天然优势。大同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正在筹建年产11万吨煤制氢项目,每立方米制氢成本约为0.8元,比天然气制氢和电解水制氢更具优势。

大同攸云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与山西大唐国际云冈热电有限责任公司今年1月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山西首座氢储能综合能源互补项目建设。

北京首航艾启威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则计划在大同市建设至少3座制氢工厂、10至20座加氢站和3至5座分布式氢能源电站。该公司称,这是在建成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后完善氢能产业生态的又一次重要布局。

大同市正在积极推广氢燃料电池车的应用,已投入5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和22辆氢燃料电池物流车,并建成了山西省首座日产1000公斤制氢加氢一体站。

武宏文说,氢能产业是大同市转型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将努力构建包括制氢、储氢、氢燃料电池和整车制造在内的完整产业链。

热点焦点 推荐信息
  •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
  • 绿色转型迈向关键阶段——从“能耗...
  • 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产品...
  • 《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
  • 总成交额超181亿元!2024年...
  •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
  • 《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实施规程》...
  •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广东售电公司可能会换种活法了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能源...
  • 全国首个新CCER项目完成登记!...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
  • 生态环境部:关于强化危险废物环境...
  • 推动“售电不止于隔墙”!国家能源...
  • 绿色算力新征程:源网荷储助力数据...
  • 我国有了能源法!2025年1月1...
  • 深入实施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可回收...
  • 全面绿色转型 · 专家谈|我国...
  •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重磅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