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一马当先”!实现“碳中和”粤港澳大湾区应走在前列

来源:南方电网报

 

近日,粤港澳大湾区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广东)高峰论坛在广州举办。国内外能源、金融、战略、环境领域的专家、学者到场,主要围绕大湾区能源转型路径进行了分析探讨。
就中国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作为先行先试的粤港澳大湾区,应加快能源转型,提前实现“碳中和”目标,这需要开辟一条新路,甚至是血路。

大湾区应率先实现能源转型

在全球低碳化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作出了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我国排放量占全球约28%。

所谓碳中和,是指实现净碳足迹为零,即增加的温室气体与减少的相等。现有的国际做法有两种:一是通过碳补偿等方式除温室气体;二是减少碳排放,最终目标是仅使用再生能源,而非化石燃料,使碳的释放与吸收回地球的量达平衡不增加。

 

粤港澳大湾区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广东)高峰论坛上,许多专家不约而同地表示,兑现诺言是中国梦在能源领域的具体体现。“实现碳中和是个很痛苦,也是个很难很难的过程。”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表示。具体到个人,他打了个比方:“仅仅通过食物消化排出的碳,个人若想实现碳中和,每年得种十棵树。”“实现碳中和不容易,但这是大湾区的历史使命。”在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俊峰的认知里,作为全国先行先试地区,所有领域都理应走在全国前列,能源也不该例外。“国家要2060年完成碳中和,大湾区至少得提前20年完成才行。湾区这么先进的地方不提速,国家其他地区怎么完成呢?”他说。在他的研究中,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口、经济、能源结构情况与德国基本相当。德国提出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大湾区不应落后,“而且德国转型更严格,还要弃核电,大湾区不需要。”

破除体制障碍,加速科技创新

与会专家看来,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粤港澳大湾区,在过去40年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之相比,能源改革相对于其他领域仍略显保守,这很可能关系到能源转型目标的实现。“传统形成的能源体制机制,阻碍着能源革命转型,应该破除这种障碍,让能源回归市场,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助理郭焦锋称。即便如此,专家们仍旧认为,大湾区所处的机遇最大。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直言不讳:“如果湾区不往前走的话,其他地方更难了。”

大湾区在能源结构方面有其显著优势。广东用电量中有近1/3来自西部的清洁水电,海上风电正加速发展,火电逐年下降直至退出,用能结构明显优化国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

 

大湾区还在进一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占比,比如光伏。在“寸土寸金”的大湾区,屋顶成为发展光伏的可能。“我们做了实地调研,珠三角大楼林立,大于2000平米的整块屋顶量非常大。”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战略与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黛青称。一方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另一方面也发展新技术,努力降低化石能源的碳排放。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自嘲在深圳“创新创业”。他带领的科研团队正在探索二氧化碳捕捉、海水制氢等最前沿技术。“不能老说煤不好,应该不论出身,只论排放。”谢和平说,“我们的技术就是要实现零排放。零排放的碳,同样是清洁环保的。”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速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大湾区的能源转型,需要开辟出一条新路。李俊峰的用词更加犀利,“是要杀出一条血路。大湾区的转型,不仅为当地,也是为全国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热点焦点 推荐信息
  •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
  • 绿色转型迈向关键阶段——从“能耗...
  • 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产品...
  • 《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
  • 总成交额超181亿元!2024年...
  •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
  • 《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实施规程》...
  •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广东售电公司可能会换种活法了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能源...
  • 全国首个新CCER项目完成登记!...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
  • 生态环境部:关于强化危险废物环境...
  • 推动“售电不止于隔墙”!国家能源...
  • 绿色算力新征程:源网荷储助力数据...
  • 我国有了能源法!2025年1月1...
  • 深入实施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可回收...
  • 全面绿色转型 · 专家谈|我国...
  •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重磅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