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生态环境部: 新技术助力污染减排、产能提升

来源:北京节能环保中心               

 

精彩导读

  在生态环境部日前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表示,近年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突破,使传统重污染行业实现产能提升和污染减排“双赢”。

  “科技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贯穿于污染防治全过程,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邹首民说。随着科学发展,对环境问题形成原因和内在变化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清晰和准确,这使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更科学和精准。

  同时,随着一些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我国在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方面的技术可达性更强、经济可行性更加合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更加协调。比如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在钢铁、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废水治理技术上的突破,使得这些传统重污染行业实现了产能提升和污染减排的“双赢”。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投入不断增多,仅中央财政投入就超过100亿元。生态环境部配合财政部管理的水污染防治资金、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和农村环境整治资金,累计下达2248亿元。

  邹首民表示,目前,水专项按照“控源减排、减负修复、综合调控”三步走战略,已完成“十三五”任务部署,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已完成既定研究任务,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联合研究一期项目实施顺利。

  当前,其他重大科研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科技部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先后部署了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固废资源化、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先进核技术与核安全、全球气候变化及应对等10多个重点专项,基本涵盖了生态环境的各领域。这些科技项目的实施,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了科学基础。

热点焦点 推荐信息
  • 如何评判“零碳”,国家发展改革委...
  • 节能与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必看!国家...
  • 高标准建设零碳园区 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加快支撑性调...
  • 总投资近百亿元!全球总装机最大压...
  • 中央财政拟支持这20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
  • 什么是节能诊断?节能诊断有什么用?
  • 工信部发文,AI+能碳成为标配,...
  • 广东42个“两高”项目节能审查出...
  • 事关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国家能源局...
  • 18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国家标准4...
  • 生态环境部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家应对...
  • 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生态工业园区标...
  • 一氧化碳治理,是环保新机遇还是旧...
  • 全国政协委员温枢刚:强化重点领域...
  • 两部门:银行保险机构要支持污染防...
  • ESG强制披露企业“换血” 新纳...
  • 八部门推六大专项行动 新型储能制...
  • 五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重点推广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