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我国新能源汽车 不能“痛失先手”

来源:经济参考报

尽管4月中国汽车市场整体呈现回暖态势,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仍然持续下滑,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也下滑至七成左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到疫情冲击更加严重的欧洲车市总销量出现大幅下滑,电动汽车的销量却在大涨,一季度销量同比增长约85%。这一降一升之间,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在新能源领域或失“先手”的隐忧。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下滑和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的缩水被业界解读为新能源补贴政策的退坡、外资股比放开、特斯拉“鲶鱼效应”等的共同效应下“良币驱逐劣币”。但不可否认的是,国际汽车巨头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发力已经威胁到中国自主品牌的先发优势。因为汽车产业是一个已经非常成熟的经济支柱型产业,各汽车巨头的产业积累很深厚,此前因其不愿打破原有格局,实现新能源转型,但一旦趋势已经形成,其固有的力量会立即成为抢占新市场的重要筹码。特别是在中高端市场,可以看到的是,特斯拉的热销,再加上大众、丰田等跨国车企在华推出纯电车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此前多年维持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的“南北之争”格局将被打破,市场格局将重新洗牌。

在这场洗牌中,中国汽车产业决不能“痛失先手”。从国际分工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领域是中国汽车产业链的优势所在。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三大电、六小电)国内产业均有布局,已具备自给自足能力,仅有部分二级件甚至三级件依赖进口(如:AEBS、ECAS等制动系统)。而且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产业引领未来汽车革命的机会所在。因其在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面的“先天优势”,新能源汽车被视为未来汽车革命的重要载体,中国要改变全球汽车行业的格局,必须在其中握有主导权,如果没有获得主导权或主导权没有上升的话,那中国汽车产业将再次沦为这类革命的“跑龙套者”。

事实上,中国汽车产业链最危险的短板在于智能网联领域。从智能网联汽车核心能力来看,传感器、智能决策系统、控制器处理芯片、主动制动与主动转向系统、云计算平台等关键核心技术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企业虽有布局,但大多处于研发阶段,与国外企业差距甚远。业界资深专家罗清启早已呼吁,中国汽车战略应大于汽车能源革命。全球最重要的汽车革命还有另外一条主线,即真正改变汽车产业航向的不是动力系统而是数据系统。作为一个硬件装置,汽车最重要的作用不是跑“路”而是跑“数据”。目前,这个数据世界也正急遽变化,并将成为真正形而上的汽车产业,所以它的份额不是用汽车的保有量来衡量的。未来,汽车不再是一个被驾驶的工具,也将不再是一个带有极度个人色彩的工具,它应该是整个社会汽车系统的一部分,是庞大的交通移动数据云这个调控系统下的移动终端。

中国汽车市场宏大的规模,只有在被赋予领先的战略后才会产生质变,从而形成强大的产业竞争力。如果相反,规模就会成为其他国家汽车供应商的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看,仅仅延长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和购置税减免政策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产业层面出台更多的更深层次的扶持政策,才能确保中国在未来汽车革命中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主导者。

热点焦点 推荐信息
  •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
  • 绿色转型迈向关键阶段——从“能耗...
  • 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产品...
  • 《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
  • 总成交额超181亿元!2024年...
  •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
  • 《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实施规程》...
  •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广东售电公司可能会换种活法了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能源...
  • 全国首个新CCER项目完成登记!...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
  • 生态环境部:关于强化危险废物环境...
  • 推动“售电不止于隔墙”!国家能源...
  • 绿色算力新征程:源网荷储助力数据...
  • 我国有了能源法!2025年1月1...
  • 深入实施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可回收...
  • 全面绿色转型 · 专家谈|我国...
  •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重磅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