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环保“一刀切”问题,生态环境部将组织“双查”行动!
“一刀切”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当然也可以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前不久,生态环境部放出消息,2019年秋冬季不会进行“一刀切”停工限产,这让许多企业老板以及广大老百姓松了一口气。
具体来看,今年秋冬季节,将会在重点管控的31个行业中,对其中15个行业进行绩效管理,实施差异化管理。
还有知情人士表示,在环保重点区域内,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行业企业在进行采暖期错峰生产、阶段性限产的同时,还将启动应急减排预警。
尽管国家层面三令五申,甚至出台政策法规指导意见来禁止“一刀切”,但在现实工作中,有些地方屡教不改,屡禁不止,而且从中央环保督察以及“回头看”的通报来看,“一刀切”手段仍旧存在。
按照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的说法,“一刀切”是环保领域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既影响和损害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也损害合法合规企业的基本权益。
国家层面对于“一刀切”的态度是坚决制止、强烈反对、严格禁止,然而为何还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专家指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服务理念的扭曲,不在乎人民群众的声音与意见,盲目追求逃避责任。
中央环保督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环保“一刀切”问题此起彼伏,对此,生态环境部制定的策略是:“双查”,既查不作为、慢作为,又查乱作为、滥作为。
按照生态环境部的规划,在6个领域禁止“一刀切”,分别是民生领域、散乱污企业治理、错峰生产、考核算账、监管执法以及打着环保旗号搞“一刀切”,今后还将组织进行环保“一刀切”的专项检查,重点打击“一刀切”行为。
不管“一刀切”的消息有多少,好消息是今年秋冬季不会再有“一刀切”停工停产限产,这样的好消息,值得称赞,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