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北京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燃煤污染比重从22.4%降至3%

  19951017日,北京日报刊发了一条消息《北京市投放冬煤55万吨 确保用户煤足火旺》;2018111日,国家电网北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称,北京市2018“煤改电”工程全面完工,北京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无煤化”。从“保煤”到“无煤化”,煤的命运变化,见证了北京改革创新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决心和努力。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燃煤消费比重已从2000年的54.37%下降至2017年的5.65%,燃煤消费绝对量也从2005年的3069万吨(历史最高值)下降至2017年的500万吨以内;同时,电、天然气等优质能源占比已超过94%。在PM2.5年均浓度明显下降中,其中压减燃煤措施的贡献率约占40%,是最有效的支撑措施之一。

  平房居民的取暖账

  挑帘儿进屋,屋里的热乎气儿扑面而来,一缸七彩神仙鱼正欢快畅游。

“这鱼对温度要求特别高,得恒温在23℃以上。以前哪敢养这么娇贵的热带鱼,试过几次,都把我的‘孔雀’冻死了。”房子的主人贾平说起以前的平房取暖,直摇头。

  贾平今年60多岁了,家住东四街道铁营2号院。两间小屋31平方米,装着一家人从1986年到现在的全部记忆。将近30年,冬季取暖一直让他最头疼。白天要上班,家里没人就得封炉子,下班回家一进屋,冷得像冰窖,更别提养热带鱼了。

2003年,东四街道启动煤改电工程,居民改用蓄能式电暖器。2016年又进行了更新。如今,居民家里冬天暖和了,干净了,取暖还更便宜了。因为大伙儿还能享受用电设备补贴和峰谷时段的电价补贴。居民购置采暖设备自己只用掏三分之一,其余三分之二由市、区两级财政补贴。而且,在采暖季谷电时段享受每度3毛钱的低谷优惠电价,其中市、区两级财政还为每度电补贴1毛钱,也就是居民自己每度电只花1毛钱。

4号院的庄素菊掰着手指头算:“以前烧煤取暖,一个采暖季大概要花两三千元。煤改电取暖后,在政府补贴下,每个采暖季电费降到了2100元。成本低了,关键是干净了,不污染空气了。

PM2.5浓度下降四成贡献来自减煤

  贾平、庄素菊是众多“煤改电”用户的缩影。2013年,PM2.5的来源22.4%出自燃煤污染。本市通过“煤改电”“煤改气”等方式,加大压减燃煤力度。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31日,本市正式施行《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据此又出台了《北京市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方案》,严格按照条例要求,将城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远郊区十个新城建成区,以及全市市级及以上的开发区划定为禁燃区。

  北京以全国最严的标准体系推动压减燃煤。先后发布实施固定式燃气轮机、锅炉等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从燃煤及制品、污染物排放方面,设立或加严限值。

  同时,奖罚并举,一方面实施煤改清洁能源经济鼓励政策,一方面实施阶梯式差别化排污收费政策,污染物实际排放值超过规定排放标准时,按基准价加倍计收排污费,并依法依规处罚。

  在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燃煤消费比重待续下降,从2000年的54.37%下降至2017年的5.65%,燃煤消费绝对量也从2005年的3069万吨(历史最高值)下降至2017年的500万吨以内。

  反映在环境质量方面,PM2.5年均浓度由2013年的8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7年的58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34.8%,圆满完成国家大气污染治理第一阶段任务。根据评估,压减燃煤措施的贡献率约占40%,是最有效的支撑措施之一。

  到了2017年,PM2.5的来源中,燃煤污染已下降至3%;二氧化硫浓度也下降到了8微克/立方米,首次降至个位数,基本接近国际先进城市水平。

“闭环管理”削减移动源污染

  燃煤污染已不成“气候”,而另一种污染开始凸显。今年514日,本市发布新一轮PM2.5源解析成果,本地排放中,移动源占比达45%,是本地大气PM2.5的第一大来源。

  对于机动车污染,本市一直坚持“车、油、路”并举的综合措施,形成了“公安处罚、环保检测”的工作模式,以及对超标排放车辆的闭环管理机制。

  在进京路口和重点道路,由公安交管部门负责截停车辆、生态环境部门负责环保检测,由公安交管部门依据《道路交通法》对超标排放车辆予以处罚。今年截至11月底,处罚排放超标车30.23万辆次,是2017年全年处罚量的5.2倍。与此同时,生态环境部门到本市用车大户、货物集散地、物流园区等机动车停放地开展入户检查,共检查车辆11.84万辆次,处罚5700辆次。

  而“闭环管理”则是指将超标排放车辆全部纳入“超标车黑名单”数据库,并提示车主进行维修治理,对复检不合格的外埠超标车辆不得办理进京手续,对复检不合格的本市超标车辆开展入户精准执法。自420日对重型柴油车试行“闭环管理”以来,截至11月底,黑名单数据库共有超标车约14万辆次。对于本市4家企业排放超标车辆较多的,取消绿色货运企业评选资格。

热点焦点 推荐信息
  •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
  • 绿色转型迈向关键阶段——从“能耗...
  • 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产品...
  • 《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
  • 总成交额超181亿元!2024年...
  •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
  • 《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实施规程》...
  •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广东售电公司可能会换种活法了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能源...
  • 全国首个新CCER项目完成登记!...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
  • 生态环境部:关于强化危险废物环境...
  • 推动“售电不止于隔墙”!国家能源...
  • 绿色算力新征程:源网荷储助力数据...
  • 我国有了能源法!2025年1月1...
  • 深入实施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可回收...
  • 全面绿色转型 · 专家谈|我国...
  •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重磅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