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全国碳交易风生水起 江西拟建首家省级“碳交所”

连日来,严重的雾霾席卷了中国中东北地区,波及范围涵盖江苏、上海、浙江、河南、江西等中东部地区,多地启动了《重度污染预案措施》并陆续发布雾霾橙色甚至红色预警。

此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3年度报告》时指出雾霾的天气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尽合理造成的。因此“减少排放”被视为应对雾霾的根本之道,各地针对严重污染天气的减排措施均将石化、钢铁、化工、焦化、水泥等行业列入控制名单。

除了减少污染物排放,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对减少雾霾有积极作用,而推动碳排放权的交易能鼓励企业节能减排,从根本上控制污染物排放。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日前也对此发布消息,国家层面正在开展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18日,记者从省政府相关部了解到,我省也将积极筹措组建江西省环境能源交易所(下称:“碳交所”),搭建我省环境能源交易市场省级平台。

背景

全国碳交易风生水起

所谓碳排放交易,是指政府将碳排放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并在一定的规则下向其分配年度碳排放配额,排放单位可以通过市场购入或售出其相对实际排放不足或多余的配额以履行碳排放控制责任。

国家发改委于201111月正式启动碳交易试点,批准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及深圳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今年以来,7个碳交易试点城市中,已有深圳、上海、北京3个城市进入了正式碳交易阶段。

日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称,北京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启动,是我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又一新进展,随着试点范围的扩大,国家层面也在积极考虑碳交易市场的具体细则,并将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建立碳交易体系。

除此之外,自20117个碳交易试点推广以来,其交易主体范围主要确定在所辖高耗能、高排放企业,交易产品以二氧化碳为主,7个省市分别根据自身情况和企业排放二氧化碳的多少来纳入试点企业。

近几年碳交易日益成为一些创新型企业探讨的热词。为了应对恶劣的雾霾天气,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在全国各地纷纷建立碳交易所的大背景下,我省也不例外,正在积极筹措组建江西省环境能源交易所,搭建我省环境能源交易市场基本框架。这为我省探索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以及排污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作出自己的贡献。

现状

缺乏一个省级碳交易平台

作为一种机制性的探索和实践,节能减排理念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在实践层面,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更多地依赖“有形的手”的指挥和干预。这种监管方式虽然直接,但也容易滋生一些其他问题:一些企业完成不了减排任务,为了避开行政处罚,只能进行“政府公关”,极力给自己争取更多减排指标。业内人士认为,只有在碳排放权交易的体系框架下,第三方机构将根据参与企业所处行业的实际,进行初始排放配额测算和分配,企业的排放配额使用情况将在交易平台上公开,碳排放权交易的过程也将实现透明化操作。换言之,在市场机制的“放大镜”下,企业再想弄虚作假就没那么容易了。

据悉,按国家发改委的计划,今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等7省市进行碳交易试点。而我省的赣州市在碳交易工作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据了解,赣州环交所挂牌当天,赣州晨光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8万元购买南康市元龙水电站1600吨碳排放权,在赣州环交所完成我省第一笔自愿碳排放权交易。“现在就差一个省级碳交易平台了,只有建设统一省级环境能源交易市场,开展排放权交易,才能有效地把政府强制节能减排行为转化为企业和个人自觉自愿行为,才有利于我省环境资源保护,是实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战略举措。 ”省产权交易所的常务副所长易忠翔认为。

进展

拟组建首家省级碳交所

据了解,为落实“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关于“探索上下洲游生态补偿机制以及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机制”,省产权交易所拟组建江西省环境能源交易所。这一机构的成立将搭建我省环境能源交易省级市场的基本框架,开展以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权、水权及包括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减排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环境能源权益交易。

业内人士表示,一辆排量为1.6L的小汽车,一年会产生5.6吨二氧化碳;要想消除5.6吨二氧化碳,林业部门需种植近3亩人工林。对于个人来说,这个过程被称之为碳汇,也被视为是一种公益行为。但对于企业来说,向碳基金捐资造林,更是一种潜在投资,在获得相应的税费优惠的同时,还能进入国际市场进行碳交易。而我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充足的森林碳汇资源也无疑为我省的碳市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易空间。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已成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共同责任。国务院在《“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将各地区节能目标进行了分解,我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在“十二五”时期减少3.06%,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5.8%;氨氮排放总量减少9.8%;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7.5%;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6.9%。“十二五”时期我省的节能减排工作任务繁重,形势严峻。建立江西省环境能源交易所,有利于建立公平的排放权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提高全社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有利于降低减排成本、建立环境资源优化配置长效机制,是实现我省“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

据了解,去年9月我省就启动了关于成立碳交所的有关工作,日前,有关碳交所的筹备组建工作方案已经酝酿充分,一旦政府批文下来,即可启动挂牌运营。

来源:江西日报

热点焦点 推荐信息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
  • 绿色转型迈向关键阶段——从“能耗...
  • 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产品...
  • 《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
  • 总成交额超181亿元!2024年...
  •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
  • 《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实施规程》...
  •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广东售电公司可能会换种活法了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能源...
  • 全国首个新CCER项目完成登记!...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
  • 生态环境部:关于强化危险废物环境...
  • 推动“售电不止于隔墙”!国家能源...
  • 绿色算力新征程:源网荷储助力数据...
  • 我国有了能源法!2025年1月1...
  • 深入实施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可回收...
  • 全面绿色转型 · 专家谈|我国...
  •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重磅署名...
  • 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