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装备升级促进节能环保产业
节能环保产业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通过扩大节能环保产品消费,加快实施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可有效促进消费和投资增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日前,在广州开幕的绿色创新展上,各种节能环保技术和装备争相斗技,一个个“绿色理想城”场景真实展现。4天的展会期间共促成意向成交额4.6亿余元,由此可见节能环保产业的炙热程度。
同期,在广州举行的第三届绿色工业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信部将着力为节能环保产业提供技术与装备的支撑,从推动新能源汽车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实施工业清洁生产重点工程、开展重点工业行业节水技术示范、加大节能环保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等五个方面着手,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绿色工业发展。
降低产品能耗
“我们之所以要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就是要使制造业工业的产品本身大幅度降低能耗、提高能效,产品节能是支持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苏波表示。
据介绍,我国已经开始实施了25个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安排中央财政补贴资金40亿元,重点支持纯电动乘用车和插电式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和插电式商用车、燃料电池乘用车、动力电池等项目。
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也进展顺利。截至2012年底,全国已示范推广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27432辆,中央财政补贴资金57亿元,25个试点城市已建成174座充(换)电站、8107个充电桩。“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实施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具体实施方案正在制定。”苏波透露。
同时,扩大高效电动机应用也是工业产品降低能耗的重要部分。今年8月,工信部与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提出到2015年,累计推广高效电机1.7亿千瓦,淘汰在用低效电机1.6亿千瓦,实施电机系统节能技改1亿千瓦,实施淘汰电机高效再制造2000万千瓦,实现电机产品升级换代。
据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高东升介绍,工信部将充分利用国家节能惠民工程,在推销高效电机的同时对生产企业进行补贴,利用地方财政资金以及奖励政策对改造现有电机系统的用户企业给予资金和奖励支持。
在推动半导体照明产业化方面,工信部于2012年底发布了《LED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3—2015年)》,重点围绕“强能力、重支撑、树品牌、促应用”,推进LED产业链各环节关键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工信部还与国家开发银行建立了推动LED产业发展的联合工作机制,探索适合LED产业特点的金融支持政策。
“今年,工信部还将对《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1年版)》进行修订,引导各个方面加强对节能环保关键共性技术的攻关。”苏波表示。
来源: 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