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热点焦点 > 正文

稳步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

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公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制造业绿色化转型稳步推进。2024年1月份至7月份,高耗能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制造业比重为30.7%,较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当前,如何持续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值得研究。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取得长足进展,绿色制造体系逐步形成。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国家层面已累计培育绿色工厂5095家,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17%。培育绿色工业园区37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05家、绿色产品近3.5万个。同时,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和最具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产业链。2023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5.4亿千瓦,增长超过50%,有力支撑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先后出台。2024年3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提出具体要求。按照《指导意见》的部署,到2030年,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绿色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将超过40%。到203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普遍形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各地也纷纷出台配套政策。例如,北京市在全市开展制造业企业绿色分级评价工作,建立低碳领跑者企业试点;上海部署重点制造领域的绿色转型以及技术创新赋能等。

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我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也存在短板。例如,创新能力仍显不足,与世界顶尖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在研发投入上还有进步空间,资金缺口仍存;制造业绿色转型所依托的人才基础仍显薄弱。未来,应坚持系统思维,稳妥施策。

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加快构建完善统一的绿色标准、标识、认证体系,为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准确依据。支持制造业绿色创新研发,打造绿色创新示范企业,推动鼓励行业示范企业牵头开展绿色制造工艺、制造技术、生产装备、绿色产品以及排放物绿色处理技术研发攻关,领跑突破制造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废水资源化利用和污染物集中治理难题。优化绿色知识产权申请流程,对绿色创新研发成果给予充分保护,激发企业绿色创新热情。完善绿色产业园区配套措施,对绿色发展先进企业提供资金激励。

另一方面,相关企业应发挥自身优势,将绿色低碳目标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制定明确减碳降污目标。扎实推进技术迭代、能效提升、资源循环利用和排放合规处理。通过加强生产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改造,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工艺水平。加强绿色产品供给,满足居民绿色消费需求。行业龙头、领军企业制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加强供应链排放管理,带动全产业链绿色升级。

热点焦点 推荐信息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有关负...
  • 绿色转型迈向关键阶段——从“能耗...
  • 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产品...
  • 《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
  • 总成交额超181亿元!2024年...
  •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
  • 《公共机构能源费用托管实施规程》...
  •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 广东售电公司可能会换种活法了
  •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能源...
  • 全国首个新CCER项目完成登记!...
  • 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 ...
  • 生态环境部:关于强化危险废物环境...
  • 推动“售电不止于隔墙”!国家能源...
  • 绿色算力新征程:源网荷储助力数据...
  • 我国有了能源法!2025年1月1...
  • 深入实施汽车产品有害物质和可回收...
  • 全面绿色转型 · 专家谈|我国...
  • 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重磅署名...
  • 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