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节能刊物 > 正文

观察线:德国:让节能建筑成为环保先锋

柏林动物园附近,一栋现代的二层小楼甚为惹眼,这是 一栋可以能源自给自足,甚至能源生产大于需求的节能建筑。 小楼正门朝东,门前有供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停车位, 也有可为电动汽车或自行车充电的接线插口。房屋居住面积 130平方米,东西两面为全玻璃设计,楼顶和南墙覆盖太阳能 板,可为房屋和电动车提供电力。

不仅供电依靠可再生能源,整栋房屋建造时就全部使用 可回收材料,装修所选家具也绝大部分可回收。此外,明暗可调的LED照明以及高效节能的家用电器无疑给居家生活再添一 份“绿”意。

这栋小楼的节能能力还远不止这些。房屋供暖采用热泵 系统,热水不仅可供洗澡,还可用于地暖;机械通风设备保证 室内空气清新的同时,还可回收排入空气中的热量;为减少热 损失,房屋玻璃均选用三层中空玻璃,房屋顶部、底部以及外 墙的保温材料也让热量难以散失。

按照设计,整栋房屋就是一座小型发电站,不仅可满足 一般的生活用电,还能为电动汽车或电池充电,电力多余时可卖给电网。

 什么人会住在这样“拉风”的房子里?原来,这是德国 政府资助的“正能源房”示范项目。感兴趣的家庭可以申请到 楼中试住一年,目前已有两个4口之家先后住进了这座2011 年建成的花园别墅。没人居住期间,房屋则对外开放,供市民参观。

所谓正能源房,是指每年一次能源需求和终端能源需求 均为负值的建筑,但其使用的技术却并不固定。德国政府鼓励 研究人员尝试不同技术来建造正能源房。现如今,德国已建成 35座正能源房。除了这35座新建筑外,研究人员还在南部的 新乌尔姆市开展了一个老房改建项目,目标是将一座上世纪30 年代的公寓楼改建成一座正能源房。

德国研究节能型建筑已有30余年,从太阳能房、低能耗 房,到被动房、零能耗房,再到如今能源供给大于需求的正能 源房,德国人已让建筑从原来的能源消耗者变为能源生产者。 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德国新建房屋的节能标准也不断提高。尽管如此,很多老房子仍是耗能大户。德国有约1800万座住宅建筑,75%1977年底出台首个建筑节能保温管理条 例前建成。这些建筑很多还没有经过节能改造,节能潜力巨大。一些老建筑经过改造后,能源消耗可减少80%

为了更好地提高建筑能效,德国政府主要从三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是靠法律法规,德国出台《节能条例》《可再生能 源供暖法》等法律法规,为建筑节能提供良好的法律框架。例 如,《节能条例》就新建建筑的节能标准予以具体规定,还要 求业主在出售或出租不动产时出示房屋的能源认证证书。

其次是靠政府激励。为推进建筑节能,德国联邦和地方 政府均会出台相应资助政策。联邦政府推出的“二氧化碳—建 筑节能改造项目”以低息贷款、政府补贴等形式大力资助节能 建筑兴建和旧建筑节能改造,现每年投入资金18亿欧元。

 最后是靠市场工具。例如,通过示范项目加大对建筑节 能的宣传,让民众清楚,节能房屋不仅有益环保,实际上也能 为他们节省大量的电费和取暖费。 德国在建筑节能方面可谓下了大力气,毕竟暖气、热水 供应及照明占到德国终端能源消费的40%。德国的目标是借助 提高建筑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在2050年前将建筑对一次 能源的需求较2008年减少80%。这在节能环保的同时,也将有助德国摆脱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尽早实现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导能源的“能源转型”。

来源:中国质量报

 

节能刊物 推荐信息
  • 2017年节能观察第2、3期
  • 2017年节能观察第1期
  • 2016年节能与投资第2期
  • 2015年节能观察第6期
  • 2015年节能观察第5期
  • 2015年节能观察第4期
  • 2015年节能观察第3期
  • 2015年节能观察第1期
  • 2014年节能观察第5期
  • 2014年节能观察第4期
  • 2014年节能观察第3期
  • 2014年节能观察第2期
  • 2014年节能观察第1期
  • 2013年节能与投资第5-6期
  • 2013年第三届国际(广东)节能展总结
  • 2013年节能与投资第4期
  • 2013年节能与投资第3期
  • 2013年节能与投资第2期
  • 2013年节能与投资第1期
  • 2012年节能与投资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