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节能刊物 > 正文

观察线:玉环三招解公共自行车困局 为绿色出行谋方便

随着绿色出行的潮流席卷榴岛大地,公共自行车成为市民的“新宠”。自去年年底在城区正式投入以来,浙江玉环县城区平均每天有近3000人次借车,运行状况良好。然而,作为玉环城区的“新生事物”,公共自行车尚在成长阶段,根据市民的反映,目前还有三个困局有待解决。日前,记者从玉环县城管执法局了解到,该局正在努力逐一破解,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契合市民的期望值。

借车难?全年无休保调度

家住石井小区的高女士是公共自行车的热爱者,她每天都骑公共自行车上下班,但骑了一阵子,她发现借车实在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在上下班高峰期。

 “八点左右就没有车了,常常是返还的自行车刚停进,便有等待的人借出。有些借车点车位基本已空,而车位旁边停着许多备用车,却无法借用。”高女士说。

据悉,在早高峰的时候,石井小区、人民医院等站点,公共自行车站点都无法满足市民停放的需求,而嘉汇大厦、行政执法大队站点,经常会出现自行车空缺的情况。

针对公共自行车借用遭遇“潮汐流”的问题,玉环县公共资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总经理潘伟告诉记者,该公司已配备巡视和调度人员,建立全年无休息日制度,勤加调度,以多补少。下阶段更要加大人力投入,并派出调度车在早晚高峰对几个常出现自行车空缺的站点进行点对点的调度,以保证市民的用车需求。

还车难?实时监控保空位

当天下午六点左右,张先生兴冲冲骑着公共自行车回家,却发现车位已满,空置的两个车位有故障无法还车,只能悻悻地骑到附近站点归还。张先生上班的地方到家里才1公里左右,步行无需20分钟,但他却折腾了半个多小时。

“还车的时候傻眼了,试了不下十次,就是没反应,只能去别处停车,但最近的停车点走路要十分钟,且离家越来越远,很不方便。”张先生说。

  

在采访过程中,不少市民反映还车难的问题,还有人指出,公共自行车最大的优点就是便利和环保,但还车难却使得便利不再便利,低碳环保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空想”。

为破解还车难的困境,该县城管执法局下了一棋妙招,即实时监控。走进玉环县公共资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的监控室里,记者看到,10个屏幕滚动播放着各个站点的实时情况,有的站点车位足够空余,有的站点车位已满,而另一面墙上则显示着投入车辆使用、损坏情况,几名工作人员正忙着打电话进行调度。

 “我们将会加大实时监控的密度和强度,对站点空位情况做到及时掌控、及时改善,尽全力让市民还车不再难。”潘伟对记者说。

易损坏?第一时间落实维修

 “这里有两个位置空了好久,液晶屏没有显示,剩下的自行车有的踏脚板有点问题,有的车头不太灵便,问题多多,一直没人来管。”家住仙居县政府附近的王阿姨反应。

当天下午,记者走访了城区四五个公共自行车站点,发现完全无损坏的自行车很少,不是链条滑落就是坐凳外套破损,不是车筐半脱落就是刹车失灵,“伤痕累累”的公共自行车让市民颇感无奈。

事实上,一些损坏的公共自行车,大多是使用过程中受到损害,而租车位的故障,90%是车桩芯片受损。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人为,这与租用率密切相关。潘伟告诉记者,城区地少人多、建筑密集,每个租车点的自行车存量有限,平均单车租还频繁,再加上一些市民骑车换车时用力过猛,破损率大大增加。

对此,潘伟表示,一方面该公司已设置服务热线,早7点至晚8点半安排专人接听,一旦接到车辆车桩破损的消息,会第一时间落实专人维修。另一方面,他呼吁市民多加爱护公共自行车,尤其是在还车时抬起车座处,做到车辆微倾斜推入车桩,以保障车桩内精密芯片完好。

来源:浙江新闻网

 

节能刊物 推荐信息
  • 2017年节能观察第2、3期
  • 2017年节能观察第1期
  • 2016年节能与投资第2期
  • 2015年节能观察第6期
  • 2015年节能观察第5期
  • 2015年节能观察第4期
  • 2015年节能观察第3期
  • 2015年节能观察第1期
  • 2014年节能观察第5期
  • 2014年节能观察第4期
  • 2014年节能观察第3期
  • 2014年节能观察第2期
  • 2014年节能观察第1期
  • 2013年节能与投资第5-6期
  • 2013年第三届国际(广东)节能展总结
  • 2013年节能与投资第4期
  • 2013年节能与投资第3期
  • 2013年节能与投资第2期
  • 2013年节能与投资第1期
  • 2012年节能与投资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