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能源】 合同能源管理新举措 市场或“三年翻番”
所谓的合同能源管理(简称EMC),指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用户提供方案设计、项目融资、设备采购、工程施工等一整套的节能系统化服务,并从客户节能效益中收回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节能服务机制。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产业目前处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但其发展速度仍然受到遇市场需求和融资瓶颈的制约。
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能够帮助用能企业省钱,按理应该得到用能企业的欢迎,但是实际并非如此。原因在于我国的高耗能行业多集中在石化、钢铁、建材等重化工行业,这些行业又都是周期性特别强,企业效益受行业周期的影响远大于能源成本影响,因而企业不会积极主动去采取节能环保措施,往往需要政府主导法规强制性推进。
另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自始面临资金占用和融资困难的矛盾。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节能服务公司的资金实力有较高要求。很多节能服务公司虽拥有技术,但普遍缺少土地、厂房等接受程度高的抵押品,难以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
所以,对于合同能源管理行业而言,产业成熟以及融资环境是关键要素,这次国务院要求从政策支持和创新机制两方面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可谓是切中要害。而银监会发布绿色信贷指引、鼓励节能企业上市融资等创新机制可以真正解决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融资问题。
事实上,一些公司通过IPO上市融资突破资金瓶颈,已经达成了较快增长。比如天壕节能[6.06% 资金研报]2012年6月份登陆创业板,融资6亿多元,